第405章 清肃楚地(上)(2 / 2)
当然,要是项羽知道了自己当初做的那些事情居然会演变成这么一个局面的话,说不定还是在当初会采取那种手段来发起对这些反对者的处置。
毕竟,几年后因为这个情况而导致江南地区,甚至是楚国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反秦力量遭受到元气大伤的打击,但是这本身也是项羽为了巩固他对楚国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可以说,就算是他知道会演变成这么一种结果,都根本不会后悔自己这么做。
而眼下,进攻楚国的秦军部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是,让张嘉师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本该跟项羽同气连枝的屈,景,昭三家的族长,居然会打算向他投降。
至于张嘉师为何不相信屈,景,昭三家为何会投降,主要还是因为屈,景,昭三家主要还是楚国世家大族当中的翘楚。
……
有一句成语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看起来,貌似跟屈,景,昭三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实际上,三户很有可能就是指屈,景,昭三个氏族。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学术界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指地名,是楚人的宗庙,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一带,历史上这里有楚国的三户城。
第二种说法:指楚国大三姓,屈、景、昭。
第三种说法:比喻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
第一种说法在某个意义上最离谱,因为按照司马贞《史记索隐》独谓诸说皆非,按左氏以畀楚师于三户之文,因谓三户是地名。孟康遂称后项羽果渡三户津破章邯,是南公之善谶。不悟三户之为地名,本由楚起丹阳,以其三族而名发迹之地。而南公之言,初不当以地名释也。
这一点是对的,因为项羽应该没有去过三户城,这种说法当中所采取的是项羽度过汉水北上进攻章邯,明显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情。
而这一种说法还有一个非常离谱的曲解: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南公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而仅就亡秦这一事实,这句名言还有着双重应验。首先,亡秦大业虽成于天下民众,但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总领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刘邦的众臣之中也有不少楚人。其次,亡秦的决定性战役就是在三户水(今河北临漳西)一带展开,楚将项羽率军战胜秦军主力,并接受其投降。从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转之势。以下即根据历史记载,考察这句名言的应验情况。
那个什么三户水很有可能是早就存在,并且名字也不会出现错误的漳河,那么这个三户水的由来,明显就是牵强附会。
至于第三种说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解释: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
但是么,这一句话看上是最有道理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在历史上的隐士南公之言,主要就是应对楚国反秦力量的主流力量的推测。
毕竟屈,景,昭三家在楚人当中也算是一种主要力量,很多楚军官兵也是屈景昭三家出身的人员。
这也是韦昭认为第二种说法最合理的原因所在。
……
既然如此,张嘉师在接到了相应的奏疏之后,也不敢忽视这么一个情况,毕竟对于他而言,屈,景,昭三家既然愿意投降,那么他在治理楚地的时候,麻烦会减少很多。
所以在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张嘉师最后还是让臧荼将屈,景,昭三家的代表,送到这个战场后方的一座算得上是比较安全的城邑。
………………………………………………分割线…………………………………………
尽管项他因为自己的私心,曾经是让自己的亲信门客将一段时间的使节全部截杀。
但是在将近一个多月之后,继续率军寻找机会进攻即墨的项羽,还是知道了楚地的情况。
尤其是彭城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项羽愤怒的将自己心爱的玉质酒爵摔成粉碎。
他并没有关心彭城里面其他人的安危,而是在平静下来之后,抓住了那个信使,大声咆哮道:“王后她怎么样了?”
项羽的话,让很多家人在彭城的楚军军官心中不禁一寒,但是项庄在听到了项羽的这句话之后,心中反倒是比较理解项羽的想法,因为项羽说出这个事情,更主要是因为一点,那就是王后项景氏,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
而张嘉师看着被人搀扶进营门的项景氏,很是头痛,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这个怀孕的女子的身份,就是项羽的妻子,也是现在的楚国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