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身世(3)(2 / 2)
本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哪料到,一年后,李家派人送来一个病怏怏的婴孩,还有一封李宪临终前的绝笔信,信中,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决绝的与郑鹤林断绝师徒关系,李家与郑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郑鹤林莫名所以,直到他从婴儿的襁褓中找出了李环君给他的一封信。信不长,只说了三件事,一是告诉他,自他走后,她才知自己已是珠胎暗结,几经犹豫,不忍扼杀,偷偷摸摸在庵堂中生下了这个孩子。二是此事最终还是没有瞒过李家,祖父李宪获知后,气得当场吐血不止,写下断绝师徒关系的绝笔信,扔了笔就咽了气。三是此子生下后胎中带病,李环君认为是她失贞失德、气死祖父的报应,她已决意一死,李家不肯收养孩子,她只能让贴身女婢带着孩子投奔郑鹤林,盼他能顾念父子之情,善待孩子。
看完信,郑鹤林只觉得心肝欲裂,当时就晕死过去。醒来后,立刻就修书一封,请来了青城道人救治自己的儿子。他游历大周国十年,颇认识了一些奇人异士,这位青城道人就是其一。也幸得青城道人来得及时,保下了这孩子一条命,可是却没能救回郑鹤林。
一夕之间,恩师、意中人皆因他而死,郑鹤林心已碎,志已消,若不是强撑着一口气等青城道人赶来,他早在看完信后就已死了。临终前,他将这孩子托付给苏氏,并为孩子取名为易。
这个孩子,就是郑易。
其时,苏氏已年过四十,她从未与郑鹤林圆过房,至今膝下空虚,唯收养了一个弃婴为养女,以排解寂寞之情。郑鹤林把孩子交给她,她就将郑易记在自己的名下,做为郑家嫡子,精心教养。然而李环君的那个贴身女婢,却忌惮苏氏,总认为苏氏不可能真的将郑易当成亲生骨肉,也不甘心郑易将苏氏视如生母,于是在郑易八岁时,就告诉他,李环君才是他的生母。
郑易虽只八岁,却生具早慧,知道此事后,未动声色,只是暗暗观察苏氏,确认苏氏待他确是真心实意,并非作伪后,就将此事合盘托出,并表示,生恩养恩一般大,苏氏一辈子都是他的母亲。苏氏素来刚强,那日却抱着年幼的郑易痛哭一场,之后,母子间的关系反倒亲密更胜往昔。
不过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倒底还是让郑易心中留下一段阴影,以世俗而论,他是纯粹的奸生子,比婢生子、外室子还不如,虽因苏氏大度,将他作为嫡子抚养,可他心中仍是难免自卑。
所以,当琼花道人追问他的根底,自然觉得心虚,底气不足,然而,却又是琼花道人的一声喝问,令他蓦然醒悟,将相本无种,英雄莫问出处,嫡生子也罢,奸生子也罢,他都是郑易,连出生都不能面对,将来何成大器,大丈夫生于世,当无所畏惧。
当然,他又不傻,不会逢人就说生母如何,再说了,琼花道人也不是问他的生母,问的是父族,是他自己心虚,讳对人言,此时信心一振,豪气便生,不论母,而论父,父虽无名,祖父却是大周开国第一相,不论面对的是谁,他都可以大声报出家门,无愧无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