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六百二十章 五年规划中(1 / 2)
“大都督、军师,不知道下官能不能说两句。”成康话音未落,忽然在会议桌的一角传来了一个声音,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才发现开口的竟然是制造总局的宋应星。这次的会议,其实制造总局也派了人过来参加,主要是宋应星领衔的一帮大匠,只不过一般中军都督府的军事会议,他们是带着耳朵听得多,发言的机会较少,对于青弋军的整体战略来说制造总局的人没什么发言权,因为制造总局主要负责的是新军的科技和装备的提升,应该说更多的是应用在战术层面,对于战略方面的事情不在宋应星和鲁超等人的考虑范围内。但是宋应星可是《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的农业学家、科学家,所以一听到刘毅谈起农业,他便想建言献策几句,情不自禁便开口了。
一看是宋应星要说话,刘毅先是一愣,随即想起来,宋应星可不就是农业方面的大拿吗?他开口,肯定是有很多好的想法。刘毅虽然是共和国的军校生,曾经也是农家的孩子,但是生活在农村不代表着对农业就有具体的系统性的了解,这方面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士来出谋划策。他立刻对宋应星道:“宋先生可是农业大家,本督在宋先生面前提农业,着实有些班门弄斧了。”他摸了摸鼻子,尴尬地笑了笑。宋应星起身施礼道:“哪里哪里,大都督日理万机,不仅管军政,还要关心农业,实在是让人敬佩。”宋应星本来是不喜欢这种官场客套话的,但是新军军政和大明军政完全不一样,就好比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若是在大明官场中说这些客套话他会觉得恶心,可是在中军都督府,宋应星说出来还有几分自然。成康补充道:“既然宋先生发话了,本军师猜肯定是要对农业建言献策,就请先生说说看吧。”
宋应星清了清嗓子道:“咳咳,大都督、军师、诸位,方才大都督提到了农业的事情,所给出的数据也比较详尽,但是数据毕竟是数据,理想状态是理想状态,怎么样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宋某以为,大都督的五年规划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在这个五年规划中,重中之重就是农业,可以说农业是一切的根基,必须有充足的粮食才能保证我们的基本盘,粮食就是兵员,粮食就是金钱,粮食就是战争潜力,自古以来,战争的最终本质就是钱粮,秦始皇征战六国需要钱粮、我大明太祖起事也要奉行广积粮的政策,钱粮就是根本。在五年规划之中,头三年我们就要完成整体的农业布局,给后面的所有行动奠定基础,否则后续所有事情都会受影响。”
刘毅点点头,“宋先生说的不错,农业确实是一切的根本。”刘毅很明白,在这个工业革命刚刚萌芽的时代,世界本质上还是农业的时代,即便进入了工业时代之后,农业也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农业支撑,产业工人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脱产专心搞工业生产?他随即问道,“不知道宋先生有何高见,请不吝赐教。”宋应星抱拳道:“赐教不敢当,对于农业方面的事情,在下这段时间也在不断研究,随着新军在海外军事的推进,在下有农业五策提供给大都督和诸位参考。”众人一听,宋应星竟然在制造总局鼓捣出五个方略,不禁眼前一亮,果然是有本事的人,不愧是制造总局的奠基人。
“其一,我们要优化农业布局。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控制的地方,很多都是产粮区,比如江南十府,本身就是大明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所以朝廷才会对咱们这么忌惮,咱们等于是捏住了朝廷的粮仓,不错,现在江南十府的赋税还是正常上缴朝廷,粮食也是正常解运,但是万一天下形势有变呢?朝廷肯定会担心我们将江南十府封锁,那么朝廷就不能从咱们这里得到一粒粮食一分钱,这肯定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而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江南十府对我们来说也是烫手山芋,难道真的进行封锁?这于情于理可能对我们自己不利,所以我们要将农业布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将粮食产地给转移出去,转移到我们的大后方,用海外的粮食产地来反哺江南十府。我举个例子吧,目前新军在海外的控制区中,台岛、吕宋。南高丽都是不错的农业区,包括日后我们可能会进兵的苏禄国和爪哇,都是肥沃之地,大都督已经组建了由移民和军队混编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人去了之后就会得到授田,而那些原住民会成为我们的劳工,劳动生产力是不缺了,可是生产技能需要培养和指导,同时应该有更多的有经验的农民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将目光放回来,江南十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以为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人多地少就算了,很多土地还控制在大家族的手里。当年严嵩案大家都知道吧,都说严嵩是个巨贪,可是谁都想不到,查处他的阁老徐阶,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家族在江南的田产比严嵩还要多几倍,这又找谁说理去。所有咱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思路入手,将江南十府的无地农民转移出去,大量开垦海外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在江南十府和其他所有地方划归一些土地,提高经济作物,例如棉麻桑的种植量,增加种植收入的同时为工业制造提供原料。”宋应星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