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各显神功(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宋扬天下 !
在耶律洪基看来,辽国不仅仅是华夏子邦,而是华夏正统,是母邦,与宋朝并立.大理、西夏、交趾是华夏子邦,至于高丽、日本、占城、三佛齐都是海外蛮夷。
不过,除了他自己这么认为,其它各国都不这想。因为只有占据中原的政权才是正统政权,才是母邦。
白河天皇甚至不认为辽国是华夏子邦,只是一群蛮夷土著而已。在白河天皇看来,高丽、大理、交趾、西夏,还有他们日本才是华夏子邦。辽国、占城、三佛齐都是蛮夷土著。
在历史上,南宋丢掉了中原,在金国看来,宋朝已经沦为了华夏的一个子邦。金国才是华夏正统王朝,金国人也自称中国人。
蒙古人取代女真人建立元朝后,也自称中国人。而在日本看来,华夏母邦已经被蛮夷所灭,日本不仅是唯一的华夏子邦,而且已经成为唯一的华夏之国。自此,日本以华夏正统自居。
从元朝开始,直到清朝,日本都一直在为收复华夏故土而努力着。日本开始攻打清朝,打出的旗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旗号后来被孙中山沿用,而孙中山一派的复国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就在日本的东京,得到日本朝野的支持。
只是随着华夏文明的衰弱,西方文明的入侵。华夏文明的大一统意识被西方文明的民族主义意识所代替。日本民族主义泛滥,还拥有华夏文明意识的文人被暗杀,军人开始执掌日本,日本人打出了大东亚共荣的旗帜,发动了对中国的殖民战争。
这次华夏会盟,宋朝一改以往的政策,利用宋朝的文化影响了,大力输出汉文化,对于巩固华夏文明意识无疑非常重要。随着会盟结束,中华帝国建立,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内斗模式被改变,在统一的中华帝国的旗帜下,各国平等共存,对外扩张的模式启动。
现在,中华帝国各成员国之间还缺少了解,毕竟中华帝国才刚刚建立,帝国还只是一纸盟约而已,意识形态还没有统一起来,这需要时间。
赵顼已经在考虑是不是仿照后世弄个奥运会,通过这种手段,加强各国的联系。辽国、高丽的汉语是幽州话,西夏的汉语是陕西话,大理的汉语是四川话,交趾、日本、三佛齐的汉语是闽南话。大宋的汉语是开封话,占城国则大部分百姓根本不懂汉语。
汉语与汉字已经被确定为中华帝国官话了,因为中华帝国首都定在了幽州,所以官话不再是开封话了。幽州话,也就是后世的北京话成了官话,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虽然很不利,但是赵顼还是同意了。
不过,辽国缺少语言学家,要像苏轼那般编撰词典,确立汉字注音,显然很困难。苏轼好不容易完成的任务,现在又得重新做了。以现在苏轼的名望,派往教廷,重新完成这件事情,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只是,苏轼现在是大宋的礼部尚书,政事堂参赞,他没有同意去教廷任职。最后派往教廷的是佛印,也就是和苏轼一起完成《子詹大词典》的那个和尚。
正在赵顼考虑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运动等形式,加强中华帝国各成员国的联系的时候,石宝与藤原十三郎已经开始打斗起来。
无论是石宝,还是藤原十三郎,速度都非常快,擂台上几乎看不到人影。这样的比斗,在后世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耶律洪基说了,这样的武术,在军队面前就是一盘菜。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越来越先进,军队战力越来越强,这样的个人武艺也就越来越衰弱了。到了后世,也就成了传说。
赵顼等人都拿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看着,都很紧张。到底谁能获胜呢?高手比斗,一招完成。擂台上,石宝已经躺在地上,藤原十三郎又赢了。赵顼境界太低,没有看出怎么分出胜负的。然而赵顼身边的青木看了出来,在赵顼耳边轻声说道:“日本武士是个忍者。除了唐手道的功夫之外,还用到了隐身术。一招十二式,从天而降的那一式,击败了石指挥使。”
“击败?石宝没死?”赵顼兴奋地问道。
“还没有死,只是被镇昏了而已。”青木回应道。
石宝被抬下了擂台,抬到了赵顼跟前。青木在石宝身上点了几下,石宝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不服地说道:“要不是师傅没有传我瞳术,不然就不会落败了。”
“好了,没死就算不错了。下去休息吧!”赵顼安抚道。
白河天皇见藤原十三郎连赢两场,一脸的喜悦,高兴地大声说道:“这才是正宗的唐手道。”
“白河天皇,还能战否?”辽宋夏三国并立,辽宋都上了,西夏自然也不甘落后。
“当然能,不过耍了两招而已。”白河天皇高兴得不行,似乎不取胜,就不能让各国承认日本是华夏子邦一样。
白河天皇不满其它北辽和西夏把日本视为海外蛮夷,如果能用唐手道挫败各国,那么谁还能能怀疑日本的身份?
“好。张堂主。你去会会吧。”李秉常对身边的一个亲卫说道。
李秉常把那个亲卫称为张堂主,是因为这个张堂主正是西夏杀手组织飞燕堂的堂主。这个飞燕堂和赵顼的暗影卫一样都是杀手组织。
张堂主,名叫张怀远,据说是张义潮的后人。张义潮就是唐末归义军的创立者,西夏能统治瓜沙这个原本属于归义军的地盘,自然少不了归义军后人的支持。
张怀远点了点头,不急不慢地走向擂台。与藤原十三郎见礼之后,两人却没有动手,而是对峙起来。
赵顼明白,这个张怀远才是和藤原十三郎一个境界的武者。谁都不敢先动,因为一动就会露出破绽,就会落败。
“怎么还不动手?”赵顼轻声地问一旁的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