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百铁之市(1 / 2)
身处黄树省腹地的百铁市顾名思义金属矿产的蕴含量丰富辖区内大大小小几十座山分布着四十多个产矿基地铁矿、铜矿、锡矿、铅矿、银矿等种类繁多故而命名为百铁市。
上世纪五十年代当一支由苏俄专家率领的勘探队艰难跋涉到这里时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因地势过于险峻有经验的猎户和药农都不敢深入其间通常只在边缘地带活动。
那时国家遭受西方集体封锁什么都买不到也没钱买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勒紧裤带搞经济而最要紧的战略物资就是矿产资源!
在开矿方面国家投入是不遗余力的当勘探报告送到高层案头时所有领导都眼睛一亮不约而同作出决定:修路架桥在黄树省搞一个大型综合矿产开发基地!
源源不断的各路人马开进这个不毛之地机器轰鸣爆破声此起彼伏在很短时间内公路修起来了铁路建起来了河道清淤拓宽水路畅通了。再然后大批建设物资夜以继日从全国各地运进去无数技术人员、劳动力投入其间。山林间有了生气数千年无人涉足的原始地带不断被开发、被利用一排排厂房一座座高炉一幢幢宿舍……
随着基地建设日趋完善辅助设施和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商店、医院、学校、派出所、电力和通讯保障、招待所等等逐渐填补着一项项空白一个城市的雏形慢慢拉开序幕。
刚开始黄树省对它的定位很模糊在离它最近的大肃市设立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体负责该地区所有事务而核心就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
之后勘探和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由于黄树省内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矿产资源不仅蕴含量高而且品质上乘能供应各条战线核心领域的需要。
相应地这个地区在经济、服务业等方面也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进驻使得它愈发具备城市的架构和特质种种具体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单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已无法驾驭局面。
八十年代初期正处于社会大转型之际黄树省领导请示京都后决定依据其经济总量和规模单独设市从而带动腹部地区落后状况。
经反复研究名字就叫百铁市。
时代背景决定了行政区域规划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事实上在市县两级的划分上依然按矿务局设定的标准进行——百铁市最初领导班子和干部骨干都来自大肃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大致确立两个思路:
一是百铁市区放在群山之间的百铁盆地这也是难得的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的小平原能容纳足够多的建筑和城市发展空间。
二是确立几大矿业集团为中心的县城分别是铜岭县(产铜)、银源县(产银)、万锡县(产锡)和美云县(产镁)市区则是当之无愧的铁老大——铁业区即一区四县的行政结构。
至于百铁市的城市定位至此已经相当明确就是走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化城市道路!
百铁市的经济地位与全国所有——特别是东北那些重工业城市一样呈“高开低走”之势起初凭借无可辩驳的产业优势和工业附加值雄冠黄树各市前列鲜亮的指标带来各种光环和殊荣也为百铁市拿到一个宝贵的副省级城市名额——通常来说只有沿海发达省份和个别大省配置三个副省级城市内地省份极为罕见全省干部都以能调到这里锻炼为荣也是提拔重用的重要平台。
进入21世纪受诸多因素影响百铁市快速发展的步伐迟缓下来:一是产业结构严重滞后产品类型单一主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二是工业技术装备老化直接导致产品档次低、成本高、效益差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所有制结构跟不上市场步伐国有经济比重太高中小私营企业少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不行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百铁市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通道。
之后京都从宏观战略策略考虑决定加大从国外采购矿产资源的力度逐渐压缩国内矿产采掘规模——不把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枯竭给子孙后代多留些财富。同时澳洲、非洲、南美等地矿产品质优良价格又比较适中京都意在通过大宗交易有效平衡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
站在国家层面这种做法极具远瞻性但落到依赖资源输出的百铁市无异于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