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归林忘记(1 / 2)
第二日陆璟将此赋递交后,元雍帝只是简单的看了一遍,便让陆璟回家暂歇。
待陆璟走后,元雍帝便命太监传出陆璟迂腐不通、一孔之见之类的话,只一天时间元雍帝对陆璟的评价就闹得满朝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少嫉妒陆璟之人,则趁机添油加醋,说陆璟圣眷已失,已然遭到皇上的厌弃,大家须少与其往来,免得祸事上身。
果然两日后,元雍帝又下旨免去陆璟西暖阁值守之职,命他在家专门整理前代以来理应褒奖却遗漏的人物与事迹,重新编撰《忠节拾遗补缺》一书,以褒奖遗漏的忠良义士。
陆璟见这个差事模糊不清,既没说有整理多少篇章,也没说什么时候交付,像是一个无限期的工作,心中暗自思量,元雍帝这是要彻底弃用自己,还是要磨炼自己。
朝中众人闻听元雍帝对陆璟的安排后,心中或欣喜或惊诧,这项工作几乎堪比流放,前代以来的事迹那么多,就是耗尽一生也不见得能整理完备,纷纷猜测陆璟犯了皇上的大忌,这才遭到皇上厌弃。
有些人甚至故意解读成皇上觉得陆璟忠孝节义有缺,故而让他整理忠节拾遗,以学习古人的忠孝节义,此论断一出,先前送礼结交的众人,又忙不迭的和陆璟划清界限。
有些对陆璟不满的官员,见陆璟失去圣眷,纷纷上书弹劾,欲落井下石,将陆璟彻底赶出官场,元雍帝对这些奏折,既不应准也不驳斥,只是留中不发。
宋学荃、金岳等翰林院的同事,以及国子监的郑琛,纷纷替陆璟上书求情,只是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复,又遭到皇上的训斥。
冯延吉、徐经年、沈济、周琨等与陆璟有私交,或极为看重陆璟的官员,没有摸准皇上的心思前,也不敢轻易替陆璟求情,只是写信慰问一番。
陈莒、吴炳轩、黄永忠等和陆璟共事过的人,见陆璟突然失了圣眷,心中大感诧异,不过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上一刻圣眷正隆,下一刻就有可能罢官去职。
因此也不揣测皇上到底是要压一压陆璟之势,还是真要弃用他,并未有所丝毫动作,既不诋毁也不求情,只保持中立的态度,仍维持着之前不远不近的关系,不过陈莒倒是没反对陈庭与陆璟来往。
茜香国、瀚海国等国的使者,见前几日还意气风发的陆学士,此刻却骤然跌落云端,纷纷感叹元雍帝喜怒不定,在京中行事更加谨慎,石川义倒是上门来慰问一番。
一番闹腾,众人看出皇上对陆璟的处置态度就是到此为止,既不起复也不严惩,弹劾的纷纷偃旗息鼓,求情的无不扼腕叹息。只几天时间除了交情深厚者,陆璟的事几乎无人再关注,朝中众人又被别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冯延吉、徐经年、沈济等人见此,只得按下心思,静待时机,等过段时间在想办法帮陆璟渡过此关。
王子腾得知此事后,略微思忖一番便置之不理,又想起梅家之事,便召人询问,得知梅家长子已然时日无多,却想着要接宝琴过去冲喜,冷笑一声,便派人彻底了结此事。
贾母闻之暗暗摇头,感叹世事无常,派人去安慰黛玉一番;王夫人则暗暗欣喜,探春、迎春、湘云、宝琴等人或是暗道可惜,或是替黛玉感叹,或是暗暗担心;其余贾赦、贾琏等人只是当做谈资,也不在意。
薛宝钗则暗暗替陆璟担心,对月感怀良久,鼓起勇气寄去一封书信慰问。
三皇子隆亲王和四皇子硕亲王本欲拉拢陆璟,见此情况三皇子便息了此念,四皇子却打算趁陆璟失意之时好好笼络一番,不过眼下陆璟刚被免职,他也未急着出手。
如此一来,陆璟的府上除去陈庭、沈良等几个平日意气相投的知己朋友之外,再也没有一人上门,尤其是眼下年节将至,陆府门前却车马稀少,与前几天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官场上的世故人情,得势时车马盈门不停息,失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陆璟闭门在家,苦思多日,仍是百思不得其解,皇上到底因何事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大,难道是自己所献的计策,或是仅仅因为那篇诗赋,想不明白,只得自我安慰,或许是皇上想要磨炼自己,正好自己也可以韬光养晦,等过些时日再看看皇上的反应,再决定接下来的计划。
林黛玉见陆璟自免职后,整日在书房中埋头案牍,又常愁眉不展,没有了往日的欢颜,心中不由得暗暗着急,又担心他因此一蹶不振,便在墨烟亭中摆了酒,让紫鹃去请陆璟。
陆璟到后,见黛玉正抚弄琴弦,桌上摆着酒菜,焚着百合花香,又有棋盘、笔墨等物,心知黛玉的打算,便依言入座。
看着此情此景,陆璟心中不禁感慨,这些天虽然体会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但温暖之处也不少,宋学荃、郑琛等人的上书求情,冯延吉、沈济等人的暗自维护,以及薛宝钗的慰问信,都让自己心里暖意横生,也都写了回信予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