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灵异 > 宇宙的边缘世界 > 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艺术吗?

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艺术吗?(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 全能小农民 小说主角秦阳李思琪 废柴狂妃惊天下 好莱坞的魔法师 神血至尊 召唤军火 燃钢之魂 深潜者 浊劫雅骚

对参赛作品的评判并不简单。即使是在最初的模仿游戏中,“对话者”的性别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透露,从文字中展露出来。相似的,在图灵测试中,人们无法从单一交互实现中判断计算机的话语缺乏人性,而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反复测试。

模仿游戏和图灵测试的背景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赢得模仿游戏的可能性,独立于时间、文化和社会阶层之吗?很有可能在当前的西方社会,由于对性别的定义越来越灵活,原来的模仿游戏将更难获胜。图灵测试也一样,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越来越多地和机器进行通讯。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短信和即时通讯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以及对通讯本身的期望。在人们的交流中,缩写、拼写错误和信息遗漏几乎是常态。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艺术领域。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谁才是艺术家?

对艺术形式的思考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谁才是艺术家?编译了十四行诗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诗人吗?编译了短篇小说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作家吗?编译了音乐混音软件的程序员是DJ吗?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划定这条界限对艺术成果的分类有何影响?十四行诗这种固定的艺术形式,是创造性工作的一种高层次算法——虽然是由人类所执行的。今天,当微软的office软件帮助你“纠正”语法错误并给你的用词提出“建议”,而你又选择听从它(无论你是乐于接受,还是纯粹的懒惰)的时候,你的创作还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已经变成了“人机合作产物”?

我们期待着看到“编程艺术家”提交更多的程序。不管这些程序的性能如何,也不管它们能否通过测试,他们的成果将会继续开拓“创作”以及“人机协同进化”的边界。

(作者:Daniel  N.  Rockmore和Michael  Casey;达特茅茨学院教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玩家总动员 [剑三]末日生存录 网游之另类女神 英雄联盟之冰封王座 快穿我渣了我的作者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NBA之谦谦君子 网游之无心成神 网游之女大学生 网游之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