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落花时节又逢君(2 / 2)
所以即使是故事里的反派,也并没有完全的十恶不赦,他们做的每一件不好的事,都有其这样做的理由。木伯成为二叔使坏的工具,完全是因为他误把父亲当成了害死祖母的凶手,他对祖母的爱始于一碗热汤的恩情,却也因为这爱成了恨的因素,沦落成报复的工具,所以在最后他得知一切不过是二叔陷害父亲的手段时,他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为顾少顷抵挡住致命的一枪,为自己造成的罪过画上一个结束的符号,谈不上他是大Jian大恶之人,当然,他也的确罪有应得。
对二叔,我的笔墨并不多,他的人就像他的出场一样,关键时刻有那几个重要的镜头,其他时间一律是用来伪装与隐藏的。就连最后他与父亲在祠堂的部分,我都用了略过的写法,交给大家来想象。
因为故事是以罕昭的口吻所写,那场景她没有参与,所以过多的描述只会更显突兀。但是后来罕昭去找二叔那部分,通过婉昭与刘王氏,我想我也已经交代了。
是谁说的来着,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每一种选择,不过是生而为人罢了。
所以最后罕昭与贺叔同的结合,正是这种理论的结果。有不少朋友也正是这样认为,相比较顾少顷的轰轰烈烈,在一旁的自然相守和保护,大概才是每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正确结局。
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里,我从来觉得马文才才是最抱屈的那一个。
这个故事里,我唯一设定的一个悲情角色,大概就是为了家族颜面最后选择**的父亲大人。可以说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既有东方旧式的儒家思想,又有西方先进的自由理念。这些纷纷体现在他一个人身上,也体现在那个时代每一个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的有识之士上。他让孩子们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享受自由的恋爱,甚至在长子夭折后也没有想过娶妾生子,延续香火的意思,要知道,他是一个很看重家族责任的长房嫡子,也还是代表刘氏翰林世家的大家长,如果他为了刘氏长房传承的考虑,非要再生出一个儿子或是过继,即使罕昭的母亲反对,怕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时代背景的迫使下,他是先进的。
但同时他却是落后的,也许并不能用落后来形容,他出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东西在沉寂,新的在崛起,但新思想崛起的速度并赶不上旧思想的根深蒂固,所以他为了弟弟的错误来买单自己的责任,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一点来看,父亲是悲情的。
没有出场却起关键性作用的祖母是整个故事的纽带,她死于三年前,最开始被大家认为是自然死亡,在故事一步步展开的过程中,祖母担当了不少回忆的角色,也是所有阴谋的总因。
木伯因为她的被害,变成了家里的内鬼,二叔因为她的不关注和忽略,成为了幕后最大的主谋,可以说,没有祖母,这个故事不会发展下去,她就是那根最大的线,牵起了全文刘家人的喜怒哀乐,变幻无常。
故事唯一的变数,在于结局。最开始我的设定里,罕昭作为女主角最后是死在了从国外归来看她的海朱怀里,可是写着写着,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她,父亲母亲爱人相继离去,生活的希望却不应该被剥夺(大概我是看《W-两个世界》看多了)。
所以,我将结局修改成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开放式,在若干年后一个有秋雨,有落花的时节,接受了贺府大少NaiNai身份的罕昭带着三四岁的儿子,与顾少顷相遇在改变了他们命运的秦淮河畔夫子庙前,他们都从容了不少,所以彼此坦荡的说“好久不见”,也该是美的吧。
君不见,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再相见,我们都已成为故人……
丙申年八月十一
公历2016年九月
梅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