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拜见中书令大人 > 第十八章,名动京师

第十八章,名动京师(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宋煦 鹰掠九天 抗日之敌后争锋 都市之最强纨绔 无敌天下 农门小王妃 病弱莲花你别惹 寻仇之半纱梦 娘娘她不想再努力了 四合院不甘心的许大茂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今朝权贵不已为意,往来平民却在听了儒家学者的唱念后莫不跪地痛哭,大骂为政者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罔顾人伦,欺压百姓,徇私枉法!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全他妈的是为自己犯法找借口,连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他们凭什么能用钱财相赎、官职相抵,杀害无辜百姓只需缴纳一定钱财便能安全无恙,可曾把他们当人看待,难道平民的性命还猪狗都不如吗?

这才是真正的奇文,这篇辩文写得好,立法之宗旨在于人人平等,护国爱民,彰显社会的公平,给天下一个太平。国法为公器,人命关天,不应被某些人的私欲掌控,成为控制人民的工具,无论是当朝天子,还是王侯将相,文武百官,都得遵纪守法,安于本分,忠于职守,民是立国之本,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天下才能一片清明。

“好,说得好!”满朝权贵皆默不作声,平头百姓却都热泪盈眶,拼尽全力的鼓掌。什么叫千古绝唱?真正贴合民心,顺应民意,为天下百姓伸张正义的,才有资格,其余的不过为权贵世家手中的利刃,走狗!

对冯毅的文章进行犀利而又一针见血的批驳之后,此文又以“如何立法、修法”展开论证,就现有的各种法律形式,既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工律进行详述,以《六典》为基础,六官各掌一典使刑法分明,不至于立法混乱,民刑不分,同时表明立法应先立根,再塑性,而后再添枝加叶。

立根不可一蹶而就,塑形当以如今国的家实情为基准,完全考虑当下政情与民情枝叶乃从古至今的各种大小案例,记录在册后可作后世量刑之考量,不能凭为官者的主观臆断。

条条款款均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用词精准。平民百姓听不懂这段,依然觉得十分厉害,不免欢欣鼓舞。但是一些法家学者却已经欣喜如狂,热血沸腾,纷纷在街边的书店里买了纸笔誊抄,一时间洛阳纸贵。

辩文很快就传到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等各位负责修法的官员手里,其中一位白胡子老人抚须笑道,“真让人称奇,老夫终于知道陛下命我等修法,我等却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了,原是根都没立起来就忙着往上添加枝叶,怎能不垮塌?清明居士堪称国之栋梁!”

此文现世不久,再无人讨论冯毅的文章如何如何,提到他也是说他为权贵喉舌,豪门鹰犬罢了,他先前积攒的盛誉,被唾沫和骂声席卷的一点不剩。

徐老爷子醒了之后也拿着这篇文章啧啧称奇,心中的抑郁消失了一大半,这个清明居士所想比自己还要深刻,如果有幸见到,一定要引为道友。

听闻祖父醒了之后,徐暖暖穿了鞋来不及洗漱就匆匆忙忙的赶了过去,看见祖父的脸色依然苍白,眼睛不自觉就红了,“祖父,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焉用佞。更何况您当时还患有寒疾,百姓都知道了你为国家做的贡献,不要因为一些虚拟小人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要不父亲母亲,哥哥和暖儿都会伤心的。”

徐老爷子听到自己小孙女的话彻底放下心结,释怀的笑了笑。“暖暖,你过来看这一篇驳论,辞藻华美,语言朴实,文在新,发人深思动人心;文在奇,使人入神着人迷,堪称蹙金结绣!”徐老爷子又把手里的文章看了一遍,好像又有了新的体悟,现在他真有一种冲动,想立马去找清风居士跟他探讨探讨驳文中的观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