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进军路线(2 / 2)
三天后,司马德和孙元化来到南园,向夏天南汇报这几天商议的结果。
司马德挂上一幅安徽、江苏一带的手绘地图——军用的所有地图都是在林伟业的指点下完成,虽然比例和距离有些失真,但是各州府的方位还算准确,相对于同时期写意派风格的地图要强多了——介绍道:“经过军机参谋处与军需局的商议,一致认为,不管是琼海军进军凤阳,还是将来从河南境内转运流民出海,最好的转运点莫过于南京。”
夏天南望着地图,询问道:“理由?”
司马德伸手点在地图上南京的位置,解释道:“不管是去还是回,离中都凤阳最近的码头就是南京了。咱们可以沿着长江直达南京港,然后北上,走陆路只需一百多里路,如果换做其他地方步行行军到凤阳,最近的也有几百里的陆路,耗费体力更大。”
孙元化接着说:“如果招纳流民,也可以从南京登船,经长江入海,免得陆路走太多,流民体力不支沿途倒毙。”
夏天南赞同道:“考虑的很周到,不管是行军还是转运流民,我们不能在陆路上耗费太多体力和时间,能走海路的,尽量走海路。”
孙元化继续介绍:“至于接运流民所需粮食,如果按山东平叛时的做法直接从琼州运去,有些困难。一来,我们这次出动的兵力远远超过了上次,保障军粮所需就已经吃力,无力再负担流民的口粮;二来,从长江虽然能直接抵达南京,但是河道毕竟不比海道,吃水太深的大船恐怕不能沿长江而入,这又限制了运送粮食的数量……”
夏天南点点头,表示理解。山东平叛时,琼州营陆军的总兵力才两千人,现在只去一个团就已经达到了五千,加上炮兵和运送大炮等辅助人员,总人数可能会达到六千,几乎翻了三倍,需要的军粮自然也是成倍增长,对运输的压力就更大。而且长江的水文条件尚不清楚,为了避免触礁或搁浅,大型海船不能进入长江,就进一步限制了运输能力。
“那么,军需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孙元化点了点地图上南京的位置:“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虽然近年来粮食产粮不如湖广等地,但是只要有银子,粮食总是不缺的,属下建议,军粮自给自足,其余所需则就地采买。”
夏天南征询地望着司马德:“你是南京人氏,粮食就地采买的计划是否可行?”
司马德笃定地回答:“请将军放心,江南豪门大户多如牛毛,动辄成千上万亩良田,有实力的粮商更是数不胜数,只要出银子,万万没有买不到粮食的道理。”
夏天南看着地图,点头道:“这个计划不错,就依你们的:进军和转运流民的路线通过南京走水路,军队所需粮食自行携带,招纳流民所需口粮则在南京一带就地采买。”
进军凤阳的路线就此定下,琼海军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武器、弹药、粮食逐步就位,第二团的将士也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赶往中原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