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科研辅助系统建功(1 / 2)
清瓷科技科研大楼内,毕野带领着物理实验室大部分科研人员,他们正探索着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技术之一,量子无线通信技术。
华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量子通信的国家。
不只是建立了京沪量子通信固态网络,可以为军事、银行、政府等机构传递绝对加密的信息。
还通过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了远程无线量子通信技术。
只不过墨子号实现的远程无线量子通信技术,只不过是对量子通信可行性进行验证。
它们一次只能传递少量的量子,哪怕就是让量值传递密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毕野他们现在却想制造带宽很高,传递距离非常远的量子无线通讯技术。
他们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从陨石中发现的那个特殊的量子。
这个量子纠缠状态十分稳定,量子之间不会干扰,可以大规模的发送出去。
在发送出去的瞬间,相互纠缠的量子状态立刻发生变化。
这是超越光速的通讯手段,当两个互相纠缠的量子,某一个量子状态改变后,同纠缠的量子状态立刻发生变化。
毕野知道和公司同属于一个老板的李浩军工,他们那里正在研发航天发动机。
这个航天发动机的设计者牛征峰,他还来实验室向他请教一些流体力学的知识。
毕野估计公司有进入航天领域的野心。
一旦正式进入到航天领域,没有任何一种通讯手段能比得上量子通信。
哪怕就是现在非常成熟的电磁波通信技术,就是从地球到月球,这个在宇宙中非常短的距离。都需要很长的通信延时。
毕野盯着眼前的实验记录,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以前对于量子技术没有丝毫的基础,现在也能看懂一些实验数据。
当然了,他仅限于看懂这些实验数据。设计实验等工作是由公司招聘的量子领域科学家完成,他是无能为力。
他只是负责项目的后勤工作,协调多方面的人一起为量子通信技术努力。
毕野看到刘鸿走了过来,这位是公司花费巨资招聘的量子物理学领域人才。
刘鸿就读于华夏科技大学,是量子物理学之父潘建伟院士的博士生。
他是清瓷科技量子通信项目副主任,主要负责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
刘鸿走到毕野身前说道:“老毕,量子通信项目一直就卡在这里,没有丝毫进展。
好不容易发现适合通信的量子,可是由于它本身的特性。
我们根本找不到办法,把它运用在具体的通信上。这种特殊量子实在是太稳定了,稳定到我们不能远距离把两个量子分开。
哪怕就是它们可以在十米外通信,这样找到突破口之后,我也有信心研发出真正的量子无线通信技术。”
毕野看到刘鸿面露焦急,他安慰道:“小刘,科研工作不是急的事。你才研究几天,就显得这么焦急。这种国际前沿技术,我们要有数年之内没有一点进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