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赚外快(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镇军将军 !
周村的做主人终于从外地回来了!
骑兵在郎溪的边界上将赵云一行人,接回县城没多久,整个县城的老爷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一个月,县长大人在县城外的空地上开展了三次军事演习,美其名曰,锻炼部队。实际上都是把新发的步枪拉出去打打靶,展示一下,马沁克开开火,震慑一下。
这样的演习搞一次威慑一下近来不断出现的流寇,那还说的过去,却连办了三场,那这个示威的对象是谁,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顿时整个县城沸腾了,各地的老爷们都坐不住了。郎溪可不是只有姚村乡和毕桥镇!
飞鲤乡、水鸣乡……的老爷们都打听到了枪支的来源。
虽然贵了些,但是送那么多的子弹,对比下来也不是很贵了。还有枪好,不炸膛。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本县拿货,无需跑到外地,省却了很多的风险。而且买机枪还送货上门,值了!
所以周村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近期的村中的治安状况急速下滑。村里到处都是外来的陌生人,更搞笑的是,对方还进行了化妆侦查,不过当你发现村里有二十多个货郎、四十多个卖烟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从第二道县里的批文下来后,周村以及周边的两个村都是赵云的辖地了,虽然另外两个村的人口不是很多,毕竟郎溪一共才30多万人口,一千人以上的大村子,平分到每个乡也没几个。
所以赵云的骑兵还是驻扎在了周村的村外。不过周村的防御得到了加强,那四个箭塔上的武器,都由弓箭换成了“汉阳造”,射击范围覆盖住了整个村庄。
赵云现在是死了回去的心思了,只能在这个时代混了。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老窝改造成乌龟壳,让自己有活下去的根本。
第二件事就是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不必向以前一样紧赶慢赶的找路了,不能回去了,心里反而放下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自己可以**国时代的苏州老家看看,听爷爷说自己家以前在城里有间大宅子的,还可以去看看顺便溜达下看看自己的这群老太爷现在在忙些啥。
这个地方自己小时候待过,姑苏的方言那是顺溜的很,冒充本地人没问题。这样暂时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掩护的身份。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身份证,但是绝对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要看不起民国初年的保甲制,老祖宗留下了来的东西都是前人思想的结晶,现在可能已经不适用,但在当时就未必不是最适合的。
有能力的人在当时要想查个人还是很容易的,在没有普及公路的年代,很多人都没离开过村子一百里,会说一地的方言就能挡住很多人的好奇心和疑问。
在县城饭馆吃饭的赵云,才喝了一口汤就被县衙来的请帖给拉过去了。在陪县长喝了两个小时的茶后,饿的前胸贴后背的赵云才溜了出来。提了个大箱子回到客栈,已经很多人持拜帖等在了门口。
一直应酬到晚上,赵云才找到机会脱身,回到客栈打开箱子,一支和赵云生产的老版“汉阳造”有所不同的枪出现了。
这次是一笔五百支“汉阳造”和两挺马沁克的生意。不过对方提出要新式的“汉阳造”,怕规格不一样,对方还拿来了样品。
这两种“汉阳造”到底有何区别?这次轮到赵云迷糊了。本来就不精通武器的他,现在只有依赖邵老二这个老兵了。
经过一番解释才知道,原来赵云生产的是第一代的“汉阳造”仿的是德国的德m1888式步枪,因为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是前清新军的武器,邵老二以前用的就是它,所以王有贵一开始都看不上眼。后来有了一款改进型将套筒去掉,并将枪管加大,增加上护木又将原来原来的直立式,分划为5-20的表尺式样,改良为表尺固定弧式,其分划为1-20。
这两种步枪其他构造基本上相同,如枪机之机头是分离式的,使用弹夹供弹,弹仓外露等等。
“哦!那这么说来也以前也差不多!”赵云心中的石头方下了,要是这枪远远超过以前的“汉阳造”,那自己精锐火枪手的武器就要更新了,那又是一笔开销啊!
现在要留在此地发展了,赵云的小家子气又时不时的漏了出来。
“嗯!对于枪手来说的话,当然是后面的一款好些!”邵老二对比了半天后说道。
那样的话,也就是说对自己精锐火枪手没太大的影响,不换了。
赵云看着这支新版“汉阳造”,“还是自己没见识啊,看来需要进军队看一下,目前军队里的武器情况了。”
第二天,赵云又被拉出去,做了一天的三陪,陪吃、陪喝、陪聊。一天接到了七八笔订单,总共八百支步枪。马沁克赵云不敢卖给这些地主老财,这些家伙万一是潘大头的人,自己天天在山里钻来钻去,哪天给人伏击了,肯定死的很难看。
其实,赵云不想接单子了,自己也准备再生产些军事单位了。秋后估计潘大头就要动手了,现在卖出去的不知道有多少要落入他的手中。这不是资敌么?
无奈,自己以数量太大的借口一推出,对方都加价购买,什么水鸣乡的魏长根买了一百支,我要买一百五十支。八十!八十大洋一支!九十!一百!我出一百大洋!
最后,赵云屈服在银弹的攻势下,第三天以一百一支的价格又卖出了一千支,很多都是昨天买的今天再来追加的。
当晚,赵云以回去联系货源为借口,借着县长的手令打开城门,逃回周村。
整整16万大洋啊!这群土财主真有钱!
回到周村,在村子里好好歇了几天,看着村外繁忙的景象,赵云也帮不上什么忙。割稻子,干了十几分钟,腰都直不起来了。翻谷子,么有打谷机吗?
还是指挥指挥吧!
命令骑兵在村外的一片空地上来来回回的跑了一个小时,给村子又弄出了一块新的打谷场,然后骑兵帮忙给村民运粮食。
营地的农民们在村子的周围又建立的了一圈木墙,让村民在上面绕了些蔷薇啊,类似带刺的植物。
原先围的乱七八糟的木栅栏都给拆了,整个村子好像整洁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