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2 / 2)
第二日,贺箴便动身回了幽州。直到两年后,在天子的安排下,十六岁的万寿公主嫁给二十二岁的杨清为妻。新婚之后不久,对丈夫饱含爱意的万寿公主无意间提起这件往事,笑问杨清是如何说动贺箴的。
杨清一笑,神情不无自负:“烛之武为何能退秦?子贡凭一张嘴,凭什么能够存鲁乱吴?世间万事皆可破,唯有利益牢不可催,世间万事都不用琢磨,只需弄懂了人心,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杨清告诉贺箴:“此次前来长安求亲,若是不成还好,若是成了,在下实在为郎君担忧。”
不等贺箴开口,杨清就继续说道:“如今朝廷大不如前,自然无可分辨。但求娶天子爱女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若节度使真的有心求娶公主,怎会只派遣郎君前来?”
贺筑生性多疑,对几个弟弟一向多有防备,不曾重用。
“节度使让郎君带着大量珍宝,从幽州一路到长安,郎君能保住大量珍宝已是不易,如若还能成功说动天子,将爱女下嫁……”
他没有再说下去,含义不言而喻。
贺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被一语道破隐秘,他并未面色不快。事实上直到此刻,他才知道何以这个闻名天下的少年才子面对自己的咄咄逼人丝毫不见焦虑。在宴席上不过是寥寥数语。
原来是因为杨清一早就笃定了自己并非真心为贺筑求娶万寿公主。
棋逢对手,这可真有意思。
如若不是有一天,杨清将他的满腹算计用到了自己身上,万寿公主也许就和长安无数的怀春少女一样,赞许他的智计卓绝,倾慕他的风流倜傥。
直到那一日,幽州传来消息,贺箴发动叛变,诛杀其兄贺筑,自立为幽州节度使。
想起那个当日在含元殿里神色自若、对答如流的少年,万寿公主实在对这一切丝毫不感到奇怪。
贺筑虽然对朝廷不恭敬,但到底是朝廷亲封的节度使。贺箴弑杀其兄不说,还藐视朝廷权威,自立为节度使。朝廷自然不能对此事置之不理,当下遣使前往幽州,命贺箴到长安交待此事。
一月后,信使终于返回长安。贺箴当然没有与他一同到来。但他带来了一封贺箴的亲笔信。
在信上,贺箴向天子求娶其爱女,已经嫁给杨清的万寿公主。
“岂有此理!”天子看完信后,直接卧床半月。天子本就身体每况越下,加上人到中年,不知为何痴迷起了炼丹之术。万寿公主和父亲感情深厚,不免每日以泪洗面。
可她已经出嫁,贺箴向天子求娶她,她自然不会以为是因为他心慕她。只会也只能是因为他想要借此向朝廷挑衅。
但事情却不仅于此,天子这一病,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而天子宠信的方士在这个时候竟然向陆皇后提议:天子的病症在万寿公主的婚事上。
方士说,万寿公主和杨清的婚事本不合宜,成婚数年都未有子嗣,只要万寿公主与杨清和离,天子的病症就能迎刃而解了。
然后这方士就被陆皇后命人乱棍打死了。
陆皇后本就厌恶这些围在丈夫身旁,怂恿丈夫炼丹修仙的方士,眼下他们竟然还胆敢插手女儿的婚事,新仇旧帐,自然要一并了结。
但打死方士事小,这件事背后引申出来的东西才让人心惊——贺箴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宫城里。
方士的话实在不准,就在半月后,她诊出了有一月身孕。婚后数年不孕,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她又是惊喜又是有些担忧。心里想着等杨清回来再告诉他这个喜讯。
——杨清生母早逝,和父亲杨公又隔着一桩陈年官司。应当对这个熔铸了他们骨血的孩儿的到来十分欣喜。
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夜,她还没来得及将这件事告诉他,杨清,她的丈夫,就对她说:“贺箴城府极深,和宫中内侍互相勾结。太子早有意翳除内侍的势力,无奈陛下太过宠信阉人。此番贺箴求娶,不如假意答应,贺箴见朝廷应对反常,到时必会与宫中内侍联络,如此也可徐徐图之。”
她听完,心都冷了。
她再没有告诉杨清她已有身孕。
这一年开春,长安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一个消息:天子爱女万寿公主,即将下嫁幽州节度使贺箴。
一时人群哗然,无不对万寿公主的高义钦佩不已。
幽州百姓在贺筑治下,生活苦不堪言,贺箴自立为节度使后,颇有一番革新的气象。又在这时听闻天子要将爱女下嫁,无不倍感与有荣焉。
等到杨清和太子反应过来,大势已成。
杨清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善于揣摩人心,却没想到在用计一事上,技不如人。
贺箴得寸进尺,要求迅速完婚。
不过半月,公主仪架就从长安到了幽州。
一路上她曾经多次试图堕了腹中的胎儿,但兴许是他命不该绝,始终没能成功。最后连她的乳母都哀求她:“妇人失胎,本就凶险,幽州苦寒,公主若是不保重自己的身体那还要怎么过?”
她最终并没有像她的乳母劝她的那样,和贺箴一夕欢好,假作这是他的孩子。
她既不想为杨清生养这个孩子,也不想她的孩子认贼为父。小小的男婴,她只看了一眼,然后就命奴婢将他带走。
随便幽州哪一户农家,收养了就是。
再没有人会知道她和杨清之间还有过一个孩子。
这一遮掩,就过去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