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1 / 2)
下半晌,申家三兄弟包括申长更,都在东屋陪申启仁说话。梁氏带着两个儿媳在灶房忙活——申长昀喜欢吃炸制的酥鱼,上次回来没吃成,这次必是要让他吃上的。
陶氏还惦记着郭员外闺女的事,憋了一中午,到底没憋住,试探着问:“娘,那事你跟三弟说了没有?”
梁氏打鼻子里嗯了声,没说话。
这是不想多谈的意思,陶氏又怎会看不出?但她在关键问题上向来会装瞎,只当看不到梁氏的脸色,厚着脸皮又问:“三弟咋个意思啊?”
梁氏腌鱼的手没停,头也没抬:“你倒是关心得紧。”
“瞧娘你这话说的,我是他二嫂,关心下难道不应当?”
“从现在起用不着了。”
“啥、啥意思?”
“老三要准备明年的院试,嫁娶之事暂不做打算。”
陶氏不由窃喜。又怕落了梁氏的眼,硬拗出一副惋惜的样子:“可惜了……”
梁氏没搭理他。
才消停一会儿,陶氏又开始心痒痒:“咳!娘啊,三弟要考秀才,长更又不用,他也老大不小了,一直不成家,村里都开始有闲话了,说咱们把着他不肯松,拿他当苦力使……”
梁氏正好在搅面糊,闻言动作一顿眼一横:“难不成是我拦着不让他成家?远的不说,单这两年,媒婆没找十个也有八个了,一听是他,都不肯接,我能有啥办法。”
语气并不算重,不愉快的情绪却很明显。显然,陶氏这话并非瞎编乱造,梁氏自己也听到过,并且成了她的心病。
严氏拿了跟大水萝卜切了剁,为等会儿炸丸子?做准备,丝毫没有掺和进来的意思。
陶氏嘀咕:“媒婆不肯,那找个不用媒婆的就是……”
梁氏把手里的面团往盆里一砸:“让你干个活,你叨叨叨个不停!滚出去把猪喂了,别再这碍眼!”
陶氏虽常挨数落,也练就了一副厚脸皮,但梁氏这么重的语气还是头一回,尤其严氏还在场,陶氏落不下面子,把手里活一放,扭身出了灶房。不让她干更好,她回屋睡觉!
陶氏走后,灶房顿时清静下来。
严氏和陶氏是两个极端,若没人主动搭茬,一整天都不见得能张次口。所以这次开口的成了梁氏,“你怎么看?”
虽没明指何事,严氏却是有数的,如实道:“长更兄弟是该成家了,不然等到了二十五,官府那边出面,指的人不知根底,咱们脸上也不好看。”
梁氏叹了口气:“是这个理,可……”
严氏知道她愁什?么:“弟妹虽然直来直去了些,刚刚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找个不用媒婆的?”不用媒婆的能是什么好姑娘,但目前也只能这样了,“那依你看,找谁好?”
“娘觉得小施怎么样?”
“小施……”梁氏有些意外的样子。
严氏既然给出了人选,自然也会给出理由,“不瞒娘,这个事我和弟妹早先就说起过,弟妹说了番话,我觉得很是在理。”
陶氏认为申长更娶冬小施有两大好处:
一,便宜,不用花钱。毕竟是捡来的,村里多数人也都默认她是申长更将来的媳妇。
二,丑丫头记不起前事,没有娘家撑腰,性格也好拿捏,成婚后肯定不能闹着分家,还能跟申长更一起继续为这个家奉献。
此外又补充了个三,俩人背地里又是搂又是抱的,定然早就看对眼了,能一个炕上躺着,巴不得呢!
话都是大实话,但是太直白了点,严氏转述时委婉了许多,但意思还是那么个意思。
梁氏还是迟疑:“给长更娶个这样的,就怕村里人仍要挑刺。”
烦就烦在这。平日里让那些人帮忙保个媒拉个纤,一个个都拿长更命硬说事,认定了好人家的姑娘不可能嫁给他;可若这事真凑合着办了,回头说闲话戳她脊梁骨的还是那些人。
当初长更把那丫头扛回来,村里都在疯传,是她迟迟不给长更说亲,长更有意见了,这才自己买了个媳妇。
梁氏当时也提着心,万幸只是捡回来的一个陌生?人,否则给自家俩儿子娶好妻,给侄子?却塞了个那样不堪入目的,她真是跳河里也洗不清了。
“若是把刚到咱家的小施嫁给长更,别人指定有说头,即便那是长更自己捡的,旁人也会觉得咱家在长更嫁娶之事上不上心。可是娘,你就没注意到小施这半年来的变化。”
梁氏当然注意到了。脸上的红疹消了,疤痕也没了,一身白皮晃人眼,人也瘦了不少——变化不算小,至少看上去是个齐整人了。
“就是,还算不上伶俐……”
“我看她成天又是跑又是跳的,想必还能往下瘦,即便瘦不下来也没啥,不碍眼就成,胖点也是福气。”
梁氏沉吟了一会儿,问:“你觉得能成?”
严氏笑:“儿媳也就是给个建议,成与不成还得娘来决定——娘心里必是有主意的。”
严氏所料不差,其实早在今天之前,梁氏就已经有了让冬小施给长更做媳妇的打算。
除了年岁、流言以及钱的问题,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