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心酸(1 / 2)
“来,大家一起加把劲,这场戏拍了,咱们就可以换个地方拍了。”
“这是这个场景的最后一场戏份,争取赶紧结束!”
一连在这个街道拍了几天,剧组也都在忙碌之中。
拍摄进度并不大,不过这倒是没有让大家着急,毕竟陈木白都没说什么,而且他们也知道,要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演技特别出众,拍摄速度快,这也不太实际。
对于孩子,大家还是给与了非常多的包容心,大家也没有因为凯奇影响了剧组的拍摄进度而迁怒他,反倒是对他的态度非常和蔼。
《当幸福来敲门》的剧组众人态度让凯奇的妈妈受宠若惊,她其实看到多次NG,拍摄进度停滞的时候,内心是很担心的,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给与凯奇更多的压力。
毕竟,这部戏才刚刚开始拍摄,一旦凯奇表现得太差,很有可能会直接换个童星过来。
凯奇的妈妈也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只能祈祷他能够快些适应,表现得好一点,从而不被淘汰。
因为陈木白第一天就告诉过她,不要给予凯奇压力,她也就没有给与凯奇更多地压力,而是每天鼓励他,为他打气。
只是,她是真没想到陈木白对凯奇非常有耐心,一直悉心教导,没有对他发脾气,陈木白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整个剧组的态度,大家都非常友善。
如果陈木白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导演,因为凯奇而拖累了拍摄进度,总是对凯奇发脾气的话,剧组的其它人员对待凯奇的态度肯定也是那样。
陈木白作为一个剧组的老大,他的很多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剧组众人的态度,他如果对待凯奇恶劣,别人怎么可能对凯奇友善呢?
所以,凯奇的妈妈非常感激陈木白所做的一切,若非是他,只怕凯奇早就被骂了。
不说狗血淋头,但也绝不会是得到这么多友善的笑容与鼓励。
凯奇的妈妈与凯奇相依为命,平常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脾气不好的导演,但是一般冲着孩子的面,大家都会忍耐一下,而且因为拍广告简单很多,有时候都不用说话,只需要摆个造型就好。
就这样,有些导演还会骂孩子,遇到这种导演,凯奇的妈妈都是直接带孩子走,不愿意凯奇遭受这种唾骂的委屈。
在剧组的时候,当凯奇多次NG,她就在想,如果凯奇受到了太多的责骂,她宁愿自己的孩子不再出演这部作品,也不希望凯奇受到太多的责骂。
如果只是偶尔的责骂,也正常,算是教导,也需要这种态度来让凯奇知晓事情的问题所在,起到一个鞭策的作用。
太多的话,那就不行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即便接了这部剧可以赚钱,但作为母亲的第一要素还是保护孩子,而不是挣钱为主。
“准备好了吗,小凯奇?”
“准备好了,陶阿姨!”
“嘻嘻,真可爱。”说着,轻轻地扭了一下凯奇白嫩可爱的脸蛋。
正在与凯奇说话的是陶夭夭,今天她也来到剧组了,她还客串了一个角色,那就是寄宿凯奇的幼儿园的老师。
陈木白在这里做了修改,他自己就是华人,所以将孩子送到的整托也是华人创办的。
一方面是因为华人的身份,都是在异乡国外,多少能够互相取暖,看在同时华夏人的份上,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孩子照顾一点。
另一方面就是按照美利坚的国情,华人的整托价格便宜不少,很多平民都需要上班,孩子没地方送,只能送到便宜的整托。
“你们好像聊得很开心啊。”
陈木白此时走了过来,看着笑哈哈的两人说道。
“是呀,凯奇太可爱了!”陶夭夭非常开心,她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华裔小孩。
当她得知凯奇的身世后,对凯奇就更加心疼了,女人都比较感性,尤其陶夭夭现在已经长大了,她和陈木白的感情也非常稳定,时而会幻想以后的生活,想着给陈木白生儿育女。
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当母亲的时候,她就会变得更加感性,尤其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那种温柔与怜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
陶夭夭对凯奇就是如此,看到他这么可爱,她就想到以后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是这么可爱,对凯奇多了很多爱护。
“陈叔叔,咱们现在就去演吗?”凯奇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脆生生地问道。
“是呀,咱们要开始拍摄了。”
“陶阿姨,我和陈叔叔走了,我们要拍摄了,拜拜~”
凯奇走向陈木白,牵着他的手掌,然后另一只手向陶夭夭挥舞着,表示再见。
“等我拍完了回来,再找你玩哦。”
陶夭夭笑着说:“好呀!”
“一会见,阿姨也有个角色哦。”
陈木白带着凯奇离去,准备着拍摄。
“a!”
两人边走边说话,陈木白牵着凯奇的手过了马路,然后凯奇挣脱了陈木白的手,自己跟在他的脚步后头。
因为陈木白的脚步跨度大,凯奇跟不上,只能小跑着尽量跟上他的速度。
陈木白则低头看着这个孩子跟着他的脚步。
这就是一个细节,父亲会适当的给与孩子独立,不会太过于干涉和溺爱孩子,但是又会担心。
低头看着的原因就是想要知道他的安全问题,怕他会摔倒,这都是父亲对孩子的爱的体现。
“咔嚓!”
陈木白带着凯奇来到了一间屋子门前,打开了门,走了进去。
他蹲在地上,将孩子的书包与东西开始整理。
“今天下课能去公园玩吗?”凯奇趁着这个功夫问道。
陈木白在帮凯奇脱外套:“不晓得,我得去奥克兰,再说吧。”
“来,亲一下。”
随后,两人亲了一下。
得到父亲的回答,凯奇有些失落,他向着其余的孩子走去,但是眼神却一直依依不舍得看着陈木白。
完全表现出了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的依赖于不舍,尤其在得知不能陪他去公园完后,能够看出很明显地不开心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