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冰魄寒光,无极猜想(4k)(2 / 2)
“三业不萌,六尘不生,静久功深,心性恒一,于世间心,寂然不动,得心自在……”
“无明如空,一切法相;到于现见,是名缘觉……”
一句句的经文,从第七识的感应中传入,被赵青听在心中,却像是击在一片汪洋大海里,击中处虽只一点,但她的潜力却像是无穷无尽,将其充分地容纳了进去,本身却毫无波动变化。
下一个刹那的生灭之间,一道无色无形无迹的剑意仿佛无限制地膨胀扩大,分割阴阳,将这片虚无混沌自内向外撕裂开来,崩解化为了精神的碎片,瞬间消解于外界的天地之间。
雪白色的地面上,扫地老僧原本端坐的身体微微颤抖,脸色惨白,淡然一笑,道:“居士剑道高深莫测,老衲心中佩服不已!”
这个“已”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出来,溅在雪地之上,染红一片。
赵青适应着刚刚恢复的前六识,心中回味起了方才这一场妙采纷呈的比试。
扫地僧的“解脱烦恼印”五式,每一式都超出了她原先的所学,阐述着佛门武学极为高深的奥秘,当能给她带来巨大的启发,并添加了应该如何应对此类招式的交手经验。
第一印的“以心传劲,动念即至”,第二印的“净土之门,化实为虚”,第三印至纯至厚的佛门掌力,第四印的“加速事物变化之能”,第五印的“强行拉人比拼禅定”;
无一不是超乎常人对武学想象的绝世神功,比起赵青从无崖子处收获的逍遥派武学来,还要更胜一筹。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逍遥子的层次不如扫地僧,在赵青的推断中,这五式“解脱烦恼印”,都必须要达到等同于“天人交感”的境界才能够修行,门槛高得惊人;
显然,逍遥子应该也有着这个级别的绝世武学,但在他的三个弟子达到修行的最低要求之前,并没有先行传授。
便是赵青自己,除了刚创出不久的“万象浩虚功”,交手中开发出的“冰魄寒光”以外,其余的“焰雪冰炎”、“冰凌花开”、“十天干剑”等绝招,虽然也算得是同境界的武学,但却粗糙了一些,打磨不够,比“解脱烦恼印”稍微差了一点。
实际上,若是她在交手的途中有所懈怠,多半并不能在五招之内取胜,反而还要吃上一点暗亏,甚至落在下风。
不过,凭借着“太极离合”的招式境界加成,倒是并不弱于扫地僧的发挥,倘若排除首次见到特殊招式的因素,还能够胜出一些。
说起来,除了扫地僧的五印以外,赵青自然而然创出的“冰魄寒光”,亦给她带来了很深的后继启发。
液态的空气温度之低,远甚于这世间最冰冷的寒冰,那么,同样算是一种气体的真气,倘若也化为了液态,又将是什么状态呢?
心念微动间,赵青联想到了《边荒传说》与“至阴无极”基本上同义的“太阴真水”,体会着其中的“水”字,隐约间生出了有关如何通向“至阴无极”,以及“至阳无极”的猜想。
所谓“太阴真水”,也许就是需要将阴属性的真气,化为超低温的液态,从而生出的特殊真气;而对应“至阳无极”的“太阳真火”,则是将阳属性的真气转化为超高温的等离子态,有如燃烧的火焰一般。
当然,真气本身的属性十分神秘,并非简单的“液态”、“等离子态”能够形容描述的,也得考虑一些另外的内容,例如“太阴真水”与阴神、“太阳真火”与阳神的联系等等。
而从自己全力施展“万象浩虚功”,进入相当于“天人合一”的状态,紧接着便炼出了“冰魄寒光”来判断,想要炼出“太阴真水”,或许也需要有这个层次的力量作为基础,才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
此外,“太阴真水”、“太阳真火”的威力远远大于等量的普通真气,并由于超低温与超高温的缘故,令经脉颇难以大量储存、施放,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要知明玉功第九层圆满的水平,所能容纳的内力,已然抵达了人体经脉的极限,想要增加更多可使用的内力容量,就需将真气散于除经脉之外的身体中,打造类似于经脉的真气通道,便如同于赵青所创出的明玉功第十层一般。
而经过“天人交感”、“全身灵窍皆开”的洗礼,身体的经脉又能比原先拓宽了一些,并且质量大增,内力容量提升了数成。
但离能够承载“太阴真水”“太阳真火”的层次,还是差距甚远,就算是稀释后的状态,估计也难以承受。
在赵青的推想中,“天人合一”与“天人交感”相比,身体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洗礼升华,经脉就算有些提升,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承受的标准。
《边荒传说》中就提到,与道门大宗师葛洪相交、实力相近的丹术大家风道人,就是因为太阳真火“丹劫”的失控,被瞬息间焚得尸骨无存。
若是威力次上一些的“焚经”之祸,可怕的“阳火”则会焚烧每一条经脉,让遇大祸者尝遍椎心裂脉的极度苦楚。
且因脑内诸脉亦不能免祸,被焚者会经历逐渐变成发狂疯子的可怕感受,那种对心灵和肉体的摧残,实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说,究竟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够解决这方面的经脉问题呢?
是用特殊的真气构造形成能够延缓冷热传递的隔层?是用不断循环生成、质量较低的异属性真气与之保持阴阳平衡?还是通过对天地之力的特殊运用,在体内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又或者,是我对“太阴真水”与“太阳真火”的推测,其实有着错误?这两种真气的性质,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极端?
赵青心中思绪万千,却见到喷出一大口鲜血的老僧缓缓站了起来,脸上显露出了祥和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