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六章 三里挑一(2 / 2)
麴义也是一员上将,邹丹围城,魏延窥伺在旁,他自然不敢轻动,但邹丹一走,他若是还意识不到战局有变,采取果断行动,那他也不过是个只会红着眼拼命的庸才罢了。
魏延的计划,就是预测麴义的动向,然后在他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待其经过时,全军暴起突袭。
计划不能算差,但不确定性太高,一旦预测不准,或者被麴义窥破,加以利用,魏延的处境就很危险了。情报显示,幽州杂胡领袖之一的齐周,在蓟县之战后,率余部进入了范阳境内。
王羽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但既然能和鲜于辅、阎柔并列,势力肯定不容小觑,一旦齐周和麴义合流,那魏延即便伏击成功,恐怕也无法扭转强弱之势,反而会把自己送入仙境。
但魏延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冒险的是太史慈。
东路是否会有警讯。现在还不确定,所以徐晃统共只部署了六千兵马在东线。王羽估计,徐晃应该是觉得右北平还有田楷挡着,就算挡不住,至少也能传个消息过来,到时候再做调整也来得及。
徐晃的处置毋庸置疑。
现在幽州战线全线告急,处处捉襟见肘,兵力要保持机动才是最安全的,构筑防线。处处被动防御,只会彻底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不过,王羽觉得,以胡虏和许攸联合之后的狡猾,乌丸若来。也不太可能摆明车马的来,应该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太史慈似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把漂渝津的防务丢给了副手李斌,自己带着五百海军扬帆东进,准备狙击东来的乌丸大军。
王羽揉揉眉心,搞不好啊。这又是一场几百对几万的悬殊战斗,这个太史子义,怎么就不能让人省点心呢?
王羽皱眉苦思的时候,诸葛亮这个参谋也没闲着。他一面拿着舆图仔细研究,将战局和地理状况一一对应上,一面向几个向导请教,避免纸上谈兵。向导有关乐成的介绍。倒有大半是说给他听的。
远远已经望见了乐成城的棱廓,诸葛亮终于理出了头绪。提醒道:“主公,到了乐成,就必须要决定前进方向了,是沿着清漳水东北而进,去支援漂渝津?还是沿着沠水继续北上,去范阳支援长将军?亦或走滹沱河路线,去蓟县主持大局?”
这是个很艰难,也很重要的选择,三路都有必须要去的理由。
魏延和太史慈不用说,他们面对的敌人都很强,自身的兵力却很有限,徐晃那里看似安全,其实也挺危险的。
一方面徐晃要决定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规模支援同僚的分战场,另一方面,他还随时有可能直面乘胜而来的十万胡骑。把这么重大的决策交付在部将手中,这也是一种风险。
“不等羽林军和疾风骑兵的回报再决定?”王羽还在思考,未及答话,吕绮玲心直口快,插嘴问道。
王羽摇摇头:“子龙出关后,一直行踪飘忽,现在具体在什么位置都很难讲,给他下指令,还不如指望他自行判断呢。其实,我现在倒是希望信使找不到他,如果能被信使找到,他的处境恐怕也很危险了。”
不像他这支亲卫,赵云的轻骑机动力超强,就算明知他的行军路线,信使都未必追得上,更别说在兵荒马乱的代郡了。所以,王羽给赵云的命令是最模糊的,甚至可以说,那不是命令,只是提供了军情分析供对方参考而已。
吕绮玲回头看看自己的队伍,倒也理解。
名义上都是骑兵,但以烈火为名的亲卫重骑行军速度并不很快,因为这是一支武装程度极高的重装骑兵。
别看表面上只有一千五百人,但随行的扈从却足有两三倍于此!换乘的战马,驮马,再加上马夫,上路后吕绮玲才发现,这支一千五百人的小军,实际规模却已经超过了五千人的雷霆军,远远看着行军的队列,说是一万兵也有人信。
所以,风火骑兵的行军速度,特别是战略行进速度,其实是差了好几倍的。信使能准确找上王羽,找赵云却是千难万难。
“那羽林军呢?”想了想,她又问道。
“则啊,”王羽呼出一口气,形成了一条长且粗的白雾,看着白雾渐渐消散,他的思路也开始清洗起来:“只要有命令,则肯定能执行得完美无缺,他那边不用担心……”
说着,他一欠身,在诸葛亮手上的舆图上指了指:“我决定,咱们就走这条路!”
“这条?”看着王羽指点的地方,诸葛亮等人都吃了一惊,这个选择,着实有些不靠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