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江血战(五)(2 / 2)
与魏军的对抗刚刚开始,江南频遭战火,当依旧是北伐的后勤基地。最需要稳定和团结的时刻,最需要同仇敌忾的时机,杨稷偏偏鞭挞了两名吴人,并且还打折了其中一人的腿,这几乎把刚有些模样的和睦氛围搞的一团糟。
“你为何教训他们?”刘禅脸色死沉死沉,声音更是无比的难听。
杨稷只是觉得有些冷,可事情到了这里,已经是骑虎难下。在陛下面前,要么就是上来认错,要么就是强硬到底,前者尚有情可原,如今倒是没有了退路。杨稷咬牙道:“那个叫熊逵吴狗口口声声手自己勇武过人,我听不惯,便出手教训他们!”
“荒唐!”刘禅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暴喝骂道!
“行伍之间调侃不过儿戏之言,汝身为军中上将,罔顾朕之旨意,故意挑衅生事,该当何罪!?”刘禅怒不可遏道。
“陛下还请息怒,杨稷将军性如烈火,当时必然有所隐情,还望陛下容其自我辩驳。”何攀了一眼杨稷,心中暗叹,嘴里却是不断的为杨稷求情。杨稷是个武人,更是一个粗人,这样的人物自然难免滋生事端,若是杨稷能说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场景,自然有了减轻罪名的机会。
刘禅了一眼何攀,心知何攀此举起来是忤逆暴怒中的自己,可举动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着想?若然杨稷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能够开脱罪名,自己倒也不想过重的将其处置。毕竟眼下正是用人之时,杨稷这等军中武勇之辈,非是常有之人。
“何大人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我就是瞧不惯那些亡国之辈整天吹嘘,若有血气,怎不去阵前拼命!那些文人只会说江南风光如何和,人文那般那般,我杨稷是个粗人,不惯这些废人!”杨稷此时也是豁了出去,一口气说出心中感想,倒是痛快了许多。
“朕不管他们曾经为何人效力,受何人统治,现在都是朕之子民,朕当一视同仁,汝等亦是同样,你可清楚?”刘禅一字一句说的很慢,屋中却是被一股压力笼罩着,让人禁不住口干舌燥。
吴国文武投降了蜀汉,不论他人如何对待,可自己心中难免是自卑的。国家灭亡沦陷,被魏国占领,吴人只能借助蜀军报仇,这并不光彩,反而有许多人认为是耻辱。虽然刘禅极力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国家,然而人心自卑,自己都是瞧不起自己,又如何能让外人瞧得起呢?
武人难免在一起论起当年英雄,或是夸耀勇武,来证明自己非是弱者。文人除了在四书五经上做文章,也少不了歌颂江南风土人情,生怕被蜀人瞧得扁了。这是人之常情,本是无可厚非之事儿,然而此等举动更是惹人反感,毕竟没有人喜欢吵闹的邻居,而这也不是一个夸耀本事的好时机。
蜀人的心态许多都和杨稷大同小异,亡国之辈本就是被人唾弃和鄙夷的。自己这么做难道有错么?
对错姑且不论,刘禅只是从大局出发,宏观考虑而已。国家需要安稳,可眼下战事连连,却是不得安稳;百姓需要休养,然而江南荒芜,又要共计大军,如此情形百姓怎么安稳?尽快的融合江南百姓,激起同仇敌忾之心,才能团结一致的保证江南在稳步发展,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对前方战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要知道蜀军同样是长期作战,国内虽然保证不断的发展,但同样有南中地区和印州地区需要不断的投入才能更好的发展。而且国内大肆的制造军械,打造战船,乃至印州地区出海用的海船同样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既要保持发展,又要支持军队作战,蜀汉的百姓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创造财富的同时,已经深感疲惫……这个时候江南地区的团结与否更加显得无比重要!刘禅有心重罚杨稷,甚至不惜斩头,可这就能够促使蜀吴官民和谐么?
答案显然是不能,蜀汉同样侵略了吴国,吴人对于蜀人抱有的仇恨只是略逊于魏国而已,既被蜀人征伐,又有求于蜀人;既和蜀人有家仇国恨,又被其统治……这是杨稷没有说的,可刘禅心中清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