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三份奏折(2 / 2)
童贯见状不知所措,他一身生死荣华都系在官家身上,顿时带着哭腔喊道:“官家,官家……”
赵佑抬起头,双目圆睁着童贯,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只听喉咙里嚯嚯作响,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童贯正六神无主间,官家忽然一头栽倒在了地上,连盛放的仙家玉液的玉碗都打翻在地了,浑身乱战不止,片刻间就没了声息。
童贯心下大惊,壮着胆子凑近了去将官家扶起来,摸了摸鼻息和脉搏,竟然一丝也无,他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般,愣在了当地,口中不住喃喃道:“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过了好一阵,童贯的脑子方才从一片混沌中恢复了灵智,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得失来。没有他的吩咐,普通小太监是绝不敢擅自打扰官家练气的,就是蔡公相、梁师中、李邦彦这些宠臣,也要事先通报。官家暴毙身亡,头一桩大事是查明凶手,这个责任自然要进献丹药的神保观郭京来背,童贯在心底里已经把他凌迟一万次了。第二桩大事比第一桩还重要,谁来继承大位。本朝太祖没有在身前立太子,却因为突然身死,逆戾王赵光义编造金匮之盟谎言,篡夺了朝政数十年,此后历代官家鉴此教训,皆在春秋正盛时早立太子,以备万一之时,大位不被奸贼篡夺。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朝中大臣几乎人人皆知官家属意三皇子赵杞继承大统,但从朝廷制度来说,当由太子赵柯继位。
思及此时,童贯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他眼前忽然到了无比强烈的亮光,忽然又浑身一颤,仿佛自己站在一个万丈深渊的旁边,他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
拥立三皇子,名不正言不顺,朝中清流必有非议,到头来,必然是蔡公相挟多年之余威压服众臣而居功至伟。谁又会管杂家?新官家继位,自然要换一批管事的公公,说不定还要让杂家背点黑锅。若拥立太子,似行险,却有着大义名分,只要太子接受了朝拜,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就是权倾朝野的蔡太师也无可奈何,近年来太子党羽凋零殆尽,倘若杂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拥立大功可居第一,至少可保权势不失。
童贯眼中转过一丝凛然之色,暗暗下了决心,他轻轻将赵佑的尸身扶在龙榻上靠好,拜了一拜,然后转身出了御书房,小心地关上房门,一边严令各小太监不得入内打扰,一边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命他们去召太子赵柯和参知政事赵质夫即刻进宫。然后,童贯便亲自守在御书房的门口,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这次赌博的结果。
太子赵柯自小举止端方,沉默寡言,不好声色犬马,不好女色,为士大夫所称许,天下皆知其贤。所以赵佑纵然一直不喜他子不类父,却顾虑天下士人清议,不好随意废之,只徐徐除其羽翼,渐渐让朝臣和士人都明白了陛下易储之心不可动摇,也就慢慢和太子疏远。近年来,官家这安排已经有水到渠成之效,太子所居东宫除了洒扫宫人外,冷冷清清,稍微长眼一点的士人,都不敢再和太子来往。枢密副都承旨邵武偶尔还登门造访,御史中丞秦桧已许久没有到东宫来了。
“原以为秦桧是忠直之臣,谁知却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赵柯背着双手站在院中,望着满地的落叶,浑身皆是萧索寂寥,用不了几天,只怕就有人跳出来上表要东宫易储。“不知谁来领这个头?蔡京这老贼么?”赵佑恶狠狠地想到,“不知他们编排些什么罪状,好把孤圈禁一世。”
门外,家人匆匆而来,跪地秉报有宫中太监到了,太子赵柯浑身一震,心头涌起不详的的预感:“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么?”就好像催死挣扎的人一样,虽然百般不愿意面对,被废的日子却总是一步一步逼近,每一天都让赵柯如坐针毡,让他越来越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好像一个等着秋后问斩的囚徒一般,日日都受着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