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意外(1 / 1)
笔趣阁 最快更新伐清 !
离开绵竹后,高明瞻总算找对了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现在紧跟在高明瞻身边的清军有三千多人,后面还有大批士兵慢慢赶上,高明瞻为了收拢部队所以走得并不快。缓缓前行了两天后,又有数千士兵追上前军,让清军的实力恢复到六千人左右。出兵以前,高明瞻和谭诣满以为这会是一场滚雪球的攻势,从剑阁开始就可以使用投降的明军壮丁,用明军的储蓄补充清军的军粮,然后再充分利用江油和绵竹的明军人力、物力,使得清军的体力得到很好的保存。在高明瞻离开广元时,他曾乐观地认为,等杀到成都城下时,原本的甘陕绿营不但人员齐整,而且还能冷几千辅兵。高明瞻还曾希望让前期投降的士兵到成都去说服守军投降,就算成都打算顽抗到底,高明瞻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绵竹明军对成都的虚实肯定有所了解,可以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守军的弱点,加上清军的装备精良,对付成都的一批农民肯定不费吹灰之力。今年重庆还曾截获川西给奉节的一些报告书,其中说有两万多建昌的辅兵和数千百姓移居到了成都,这些新人加上原本成都的军户,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左右。如果刘曜和杨有才缺乏控制能力,那无论是原本的一万多农兵也好,还是现在的四万农兵也好,都不会给清军造成什么麻烦,人多还会更有利于高明瞻在成都建设军屯。但现在高明瞻的信心就没有那么足了。剑阁等三处明军的集体撤退,说明成都对川西的控制绝对不像谭诣说的那么虚弱无力;这一路上清军吃尽了明军的苦头,看来刘曜和杨有才也不像谭诣说的那样老实;而成都全部是没有战斗力的农民也同样是谭诣说的,既然前两个问题谭诣错得那么离谱,高明瞻就很怀疑谭诣关于成都军力的描述是否正确了。由于路上没有抓到任何俘虏,高明瞻无法了解到成都的真实情况,刘曜、杨有才到底控制能力如何也一无所知。只是现在没法走回头路了,高明瞻只能强迫自己相信谭诣和重庆的情报,硬着头皮去攻打成都。“成都的贼人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他们没有武器、没有盔甲,他们甚至都不是当兵的,只是一群就会种地的农民,没有人曾经杀过人。”高明瞻和谭诣拼命地鼓舞士气。现在清军的盔甲丢得差不多了,武器倒是还剩一些,既然人数处于极大劣势,那就只能强调素质了:“我们一个人能打他们十个”仗着打猎,从雪底下刨出植物的根茎,再把最后的存粮都拿出来,高明瞻估计士兵还能支撑几天。正月初十这天,他就下令扎营休息两天,让士兵们稍微恢复一下体力,然后再继续进军,一鼓作气拿下成都。四川巡抚估计身后大概还有一千多掉队的士兵,不过现在他没有力量去找他们,也没有时间等待他们自己赶上,高明瞻只能盼望一举拿下成都,然后让投降的明军去后面寻找,看看还有没有幸存的清军。……自打高明瞻向成都开过来,他的行动就一直在明军的全程关注下。本来邓名计划防守城池,等到清军粮草耗尽后再出城作战。但是现在刚刚推出欠条制度,欠条的信用还受到质疑,所以思来想去不能让全体百姓进城,就拿出二选一的方案给城外的同秀才们挑选。第一是让同秀才们带着所有的粮食进城,把城外的房屋一律烧掉,等打退了清军再帮他们盖。第二,凡是不愿意烧毁房屋,不愿带着全部积蓄进城的同秀才,就得参军和明军一起打仗。本来邓名以为大部分同秀才不敢与清军交战,就会自愿选择进城,没想到这些百姓保卫他们房屋和田地的**要比邓名想象的高得多,或者说他们对明军太不放心,不肯把家里的存粮统统取出来带进城。一开始就有数千人选择参加训练,与清军决战。受到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多原本犹豫不决的同秀才也决定参加军训,而不是把全部家什都搬进城。等到参加军训的同秀才超过万人后,邓名就知道他坚壁清野的计划彻底泡汤了,留在城外的百姓的数目已经多到了不容明军采柔壁战略的地步了。因此邓名就取消了放人进城的选择项,宣布大家都要参加军训,与清军决一死战。整个腊月里,成都就像是一个大训练营,所有的人都被分成组,在教官的带领下操练。“提督真是仁慈,要是换了末将,就一把火烧了他们的房子,看他们进城不进城?”说话的人是狄三喜。大年初三,他就带着一千名士兵赶到成都,其中有五百甲士,甲士中还有一百五十人是骑兵。“因为你们是军屯,而我们这里不是,有些军屯使用的办法我们这边不能用。”邓名原本对建昌的援军迟迟不到有些不满,但等他见到狄三喜后,这些不满就变成了感动——大砚路,建昌到成都的道路极为难行,建昌接到求援信后,不少人都因为路况而畏难不前。但听说邓名已经前去成都后,狄三喜就请缨带队。他带来的五百名甲兵中,有两百人都是狄三喜手下的心腹,其他三百甲兵是其他各个西营将领借给狄三喜的精兵。狄三喜带着兵马冒着寒冬翻过大雪山,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成都。等赶到嘉定州的时候眼看就要过年了,狄三喜也不肯停留耽误,没有稍微休息一下,等手下和马匹恢复体力后立刻出发继续前行。袁象也扔下手边的事务,和狄三喜一起赶来。见到袁象后,邓名问起四川行都司的民政,袁象就天花乱坠地说了一通。等晚上袁象和刘晋戈碰面后,第二天就赶来向邓名负荆请罪,说他没能领会邓名的意图,影响了提督的治川大业——听起来袁象在建昌做的事情,和刘晋戈之前在成都做的也差不多。“既然提督打算野战,那就野战便是,也好,省得和鞑子耽误时间。”在成都休息了几天后,狄三喜的人马恢复了体力和精神。虽然狄三喜觉得邓名对百姓的手段有些偏软,少了点在建昌拿着大印砸自己的霸气,但对于即将到来的胜利倒是没有丝毫的怀疑:“末将愿为提督斩将夺旗。”“好,到时候你就带着骑兵跟着我吧。”狄三喜带来的一百五十名骑兵都是西营将领的亲兵、家丁,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相当可观。有了这些人,邓名觉得诱敌的把握就更大了。本来贴身护卫一直是赵天霸的工作,但赵天霸既然去指挥中军,那就只好临时让狄三喜代劳。现在成都周围的人都对邓名有一股盲目的崇拜,大批的同秀才之所以不愿意烧了房屋躲进城,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邓名不太可能打败仗,既然如此,又何必放弃家产逃进城去?而刘曜、杨有才、狄三喜还有卫士们对邓名的信任,恐怕比一般的百姓还要强很多,无论邓名想怎么打仗,他们都无条件地支持。由于鼓励开荒的政策,成都这里的农民彼此远隔而居,因此高明瞻虽然还离成都城很远,但已经威胁到了叛区最外围的农民的房屋。因此前天邓名就下令成都全面动员,集结大军向北迎击高明瞻。狄三喜带着西营士兵跟着邓名一起作为前军出发,现在邓名身边只有十五名卫士。除了赵天霸要指挥中军外,周开荒、李星汉、任堂、穆潭这四个人邓名也感觉非常有潜力,就让他们都去带兵。刘曜、杨有才的战兵,再加上江油等地的甲士,一共有一千两百多人,是明军的核心武力;熊兰手下虽然称不上什么久经战阵,但起码都见过战场,比刘曜他们的战兵还要见多识广,所以也被当作准主力使用;狄三喜带来的三百五十名步行战兵,邓名计划在战前把他们划归赵天霸等五人指挥;此外,就是三万四千多刚经受过基本训练的同秀才,他们人手一根木制长矛,浩浩荡荡地一同北上。“高明瞻的营地就在二十里外。”探马向邓名汇报道。“嗯,他们兵力如何?有什么动静?”邓名收到江油送来的第一份军情时,上面对高明瞻军力的描述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清军不但拥有四、五百名骑兵,而且还携带着火炮。当时邓名认为,就算能击败清军,成都的损失也会很大——让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农民上阵去与甘陕绿营拼杀,邓名实在没法放心,这也是他想坚守成都的重要原因。但随后清军的状况就出现了急剧恶化,等高明瞻从绵竹附近的山区出来后,探马的报告让邓名相当吃惊。明军斥候向邓名描述道,这支清军已经不再拥有任何骑兵,连对军队附近进行侦查的能力都没有了;而且清军的武器、装备也与之前那支大不相同,如果不是知道附近没有其他清军,而且依旧看到了高明瞻的旗号,明军斥候都怀疑这是另外一支敌军;至于邓名最担心的大炮,明军斥候更是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踪迹。“鞑子今天人数又多了些,看上去有六、七千的样子。”斥候报告道,清军对他们在附近的侦查活动视若无睹,一门心思地捡拾柴禾,或是在雪下面挖掘着能吃的东西。“鞑子就这么有信心么?”狄三喜惊讶地说道:“他们未免也太托大了吧?”但现在清军就是这么托大。因为这些甘陕绿营的士兵们心里都清楚,如果明军拥有几千甲兵的话,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而返回广元显然不可能,不被冻死也要饿死;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只能相信高明瞻和谭诣的宣传,对成都明军不堪一击这个论断深信不疑——既然明军绝对没有力量来打自己,那当然捡拾柴火和寻找食物才是正经事。“嗯,不能给他们恢复体力的时间。”邓名下令前军继续前进,同时让人去催促赵天霸他们加速行军,今晚就要在清军对面扎营对垒。很快前军就进入了清军的活动范围。见狄三喜和卫士们都跃跃欲试,邓名也不阻拦,只是叮嘱他们小心,不要追击过远,遭到清军的伏击。“遵命,提督。”狄三喜一脸的兴奋,说完就要冲出去。“还有一件事,”邓名急忙拦住狄三喜:“一会儿若是抓到俘虏,放两个回去带话给高明瞻。”“提督要对高贼说什么?”“报出我的姓名,然后约高明瞻明日决战。”既然斥候说清军疲惫不堪,而且人马也没有到齐,那邓名就不打算再拖下去了,而是决心速战速决:“一举打垮了他们,我们回成都过元宵节去。”“是,提督说得好。”狄三喜点点头,又问道:“提督还有其它的事吗?”“没有了,去吧。”一路上,邓名和狄三喜说过很多次,不要为了一时痛快而进行没必要的杀戮,如果不影响自己的安全,还是尽量俘虏清兵为好。对此狄三喜也深以为然,他说建昌的军屯需要大量的辅兵,现在到处都缺乏人力。狄三喜毫不迟疑,带着西营的骑兵和邓名的卫士们冲向前去,向周围的清军散兵游勇发起进攻。而邓名则带着西营步兵在远处摆开阵势,一面观战一面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不过狄三喜的攻击出乎意外地顺利,清军竟然毫无抵抗之力,很多人在遭到西营骑兵进攻时,甚至连逃跑都没有尝试一下,而是直接跪地求饶。对于投降的清兵,西营的骑兵喝令他们自行前去邓名旗下投降,然后纵马追击那些试图逃走的敌人,毫不留情地把他们都砍倒在地。没有遭到任何反抗的狄三喜继续进攻着,一直打到了清军的大营前。“狄将军也是勇将啊。”邓名感叹了一声。如果狄三喜直接冲到清军营地前,直接喊话肯定更有威慑力。“清军果然疲惫已极,而且还轻敌骄傲。”邓名看到战事如此顺利,不禁动了一个念头:“敌军远来,我们是不是该组织人马分头劫营呢?让他们整晚都无法休息,然后明日围攻清军的营地,把他们一举聚歼。”……李延鹏扛着木矛,和身旁的同伴们在大道上行走着。一个传令兵从队伍旁驰过,高声喊着:“加速前行,已经发现鞑子的营地了”经过一个月的军训,李延鹏已经懂得如何做出刺杀动作,也能够听明白简单的命令并迅速作出反应。在出兵前,李延鹏和其他人一样既紧张又兴奋,甚至兴奋还要多一些,觉得总算到了学以致用的时候了。但两天走下来,渐渐的,紧张之情压倒了兴奋。今天上午行军时,熊游击领着一群手下在行军队伍傍边鼓舞士气,高喊着要把甘陕绿营杀个片甲不留,把高明瞻的脑袋拧下来做成夜壶。“那些家伙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鞑子精锐啊,”李延鹏不由得想到,邓名所向无敌,高明瞻应该不是他的对手,但李延鹏担忧自己会在战场上遇上凶险:“我从来没有打过仗,没有杀过人,这几天刚学会如何刺杀。到时候要是真遇上鞑子的精兵强将,我不会一招就被鞑子给杀了吧?”这种担忧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李延鹏越是向前走,就越感到两腿变得沉重。周围其他的明军士兵和他一样,人人都神情严肃,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倒是他们的统帅情绪激动,赵天霸得知前军已经与清军发生接触后,脸上的兴奋再也掩饰不住,暗道:“这次先生让我统帅中军,就连刘总兵、杨副将他们也都答应看我的旗号。嗯,明天就要决战了,我一定要干脆利落地打垮高贼,让大家都看看我的厉害……嗯,我对先生的战法也很熟悉,等先生引开了敌人的注意力后,我立刻就全军压上,绝不给高明瞻反应过来的机会。”……邓名本来猜测狄三喜和卫士们会在第一座清军的营地外勒住战马,然后把约战的口信送进去,但没有想到他们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在邓名的注视中直接冲了进去。“哎呀。”邓名叫了一声,立刻拔出马剑,转身对身后的西营士兵们喝道:“都随我来,去支援狄将军。”身后的西营官兵齐声响应,看到狄三喜带着骑兵杀得痛快,这些西营的步兵一个个也都跃跃欲试。但等邓名重新望向前方的时候,眼前第一座清军的军营已然大乱,其中数百清兵正丢盔卸甲,四散逃离营地。极目眺望,狄三喜好像正带着人继续向其后的第二座清军营地冲去,看起来如果不拉?的话,狄三喜就会一直冲到深处的清军中军帐去。“都跟我来。”邓名用力一挥马剑,带着前军向前冲去。“杀”“杀”西营士兵发出嘹亮的呐喊声,紧跟着邓名向前冲去。()p()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