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桑世子的邀约(上)(1 / 2)
最快更新锦此一言最新章节!
有了太祖显灵托梦与开朝谕令,调拨军队参予救助这件事,竟出乎意料地顺利。
军队乃国之根本,轻易动不得,必须有严格的章程,非皇帝亲谕不可。
但若事事需急报京中,拿到圣上手令方可实施,或有延误。
如何稳妥地操作此事,皇上责成永安侯牵头,会同内阁、兵部各大员及驻京大营的将军,共同商讨制定出详细章程,因实行之后的事情会牵涉到工部、吏部,圣上口谕,这两衙门有部分知情权。
总之一句话,必须在安稳妥当不动摇军心,不影响国之根本的前提下,方可。
皇帝再爱民,也不可能为了救老百姓,放松了手中的军权节制。军队,乃国之利器,绝对不能随便动用。
此事特殊,又有太祖谕令,才能特事特办,皇帝并不想将军队介入非战争之外的其他情况,耽于此,长期以往,会失去本心,战斗力下降,届时真有战争,恐难再壮军心,皇上不打算将此特例形成长效机制。
永安侯亦赞同。
抢险救灾与屯田还不一样,屯田是平时耕作,战时披甲。战争不会随时出现,屯兵的生活基本只有两件事:耕作、操练。
因为可控,就不会有意外。
但灾情不定,规模大小、发生时间完全不可预测。
如果不论何种灾情,何时发生,驻军都随机出动,常此以往,朝廷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就不会铁板一块,一旦放权松懈,再想收回就要花费大力气。
皇上是不会允许未来存在任何的尾大之势的可能。
调不调军队,调多少人,必须由陛下首恳。陛下同意,是皇恩浩荡。陛下不批,也是皇恩浩荡。
所以这种事,一定是特例,而不是常态。
事情推行顺利。最有可能持反对意见的兵部大佬们,集体选择缄默,全力配合此事。
反对?陛下连太祖都请出来了,怎么反对?
何况还有军功拿?
救灾立功可比沙场立功简单多了,谁家没个晚辈子侄效力军中?不用亲自当民夫,若能抢到个集体功勋、组织奖什么的,也是上迁的资本。
至于工部、吏部,更是无闲话。
帮工部干活的,傻了他们才会挑事;
吏部?吏部怎么会拖后腿?陛下都指定永安侯为主事者,那是他们自己衙门的老大。
没用两天功夫。事情办妥,永安侯清闲不少,这一日,定国公世子约他晚间一聚。
+++++++++++++++++
“今晚哥哥做东,兄弟只管陪着就好。”
桑成林下了差。直接杀上衙门堵住任昆。
“大哥这话客气了,有事你尽管吩咐。”
永安侯微笑,正好事情基本告以段落,也有段时日没聚了。
收拾了东西,与桑成林说笑闲谈间出了府衙。
“……去,差人回府禀告夫人,晚间有事。不回府用膳。”
任昆吩咐长随,让小丫头等着不好。
回头瞅见桑成林讶异的神色,不由微愣:“大哥,可有不妥之处?”
“无事。”
桑世子摇摇头:“只是,以往从未见子川差人回府报备,一时意外……”
若他报备的是长公主殿下。倒也能理解,但他说得明白,是禀告夫人……夫人?不就是卫四那个丫头?与自家夫人交好的?
“夫人若问及,说本侯与桑世子一处。”
小丫头惯来懒,未必会问到。
若要问。定会问个全面,想起上次锦言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他不由又多问了句:
“大哥,去何处?”
“到地儿再说。”
桑成林一挥手,“保管你满意。”
桑成林惯好倒腾些古怪,见他故作神秘,任昆不为以意,跃身上马与他并辔而行。
俩人并随从出了大街,愈走任昆愈觉不解,这方向不对啊,七拐八绕地,怎么进小巷了……“大哥,这是要去……”
“前头就到了。”
桑成林指着巷前一处清静的小院:“喏,就那儿,是处私宅开的馆子,饭菜一流……”
噢……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有些店家凭借私房菜式,故意避开繁华,开在僻静处。
敢有此违常之举的,多半是真有独到之处。
有底气为之的,或有祖传厨艺或独门菜式或酒水不凡,总之,必有过人之处,心头就升起几分兴趣,若真好,给小丫头也带份回去……
桑成林在巷口停了马:“里头清幽地方小,带一个进去听传,其余人就留在这间小馆子……”
任昆没意见,下马。
点了大福随同,剩下的护卫随从会同桑成林的人一起去下路边的小饭馆。
马匹等也一并留下,一行四人进了小巷。
桑成林敲开一处院落,任昆抬头见院门挂着玉箫园的匾额。
进院后,自有小二迎上招待,一路指引着去了某处雅间。
永安侯环顾四周,小院从外面看不起眼,里面竟别有洞天。
地方挺大,假山小亭水榭、长廊弯曲,绿竹丛丛,蔷薇、紫藤爬满架,收拾地倒还入眼。
饭馆子能做到这一步,算是讲究的,想来吃食也走的是精致一路。
果然如任昆所料,小二的服务很周到,个个长得清秀悦目。雅间内一应物品也布置地不象一般的饭馆酒楼,倒象是……
难道是自打年后,自己就一直忙,有段时日没出来活动了,想是有些新流行他不知道?
客随主便,桑成林点了一桌酒菜。
饭菜甫一入口,任昆微微蹙了蹙眉,心底生出有几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