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八节 调查(六)

第一百七十八节 调查(六)(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之无上至尊 库洛牌的魔法使 五代梦 三国之无赖兵王 农门小娇妻 覆汉 绝世剑神 极品驭灵师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至尊龙帝陆鸣

第二天日朝食已过袁舒知来到天字码头。开往惠州的客船不少。即有新成立的航运公司开行的花尾艔也有旧式的个体航船。

袁舒知选得便是老式的航船因为乘坐花尾艔与他现在的身份不符。毕竟二等舱位的乘客至少也是个小商人。

他和船家讲了价钱这才背着行李卷上船坐定。此类航船大多是客货混装大致船底装满货物乘客便坐卧在货物之上。并无高级舱室途中也不提供餐食铺盖一切都是乘客自备。短途旅行尚可长途航行十分辛苦。只是胜在价格低廉乘坐者多是升斗小民。

袁舒知早早上船在船尾靠近的船篷出口的地方占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透风通气光线又好只要不遇到雨天便是最上等的座位了。他在甲板上铺开行李卷背靠船篷坐下。静候开船。

坐下不多久便有几条小船过来兜售瓜子、炒米糖花生、橘子蜜饯亦有售卖熏腊、饼饵、卤肉、烧鸡之类素食的。前往惠州的航程这类旧式航船大约要走三天三夜。路上打尖的地方不多客人都要备足沿途的食物和零食。

袁舒知见乘客们一个个康慨解囊买了许多吃食不由得暗暗诧异。因为这种航船的乘客大多是下层百姓一般不舍得购买零食和高价的熟食多是自家做好了携带。如今他们的出手却是如此的阔气!

仔细想想大宋入城已经两年多了四方平靖民生稍安发展工商。这两年虽说不上风调雨顺也没闹什么大灾。百姓手头都宽裕颇有些“多收了三五斗”的模样。

袁舒知虽然平日里对元老院的施政总是“竭诚拥戴”但是心里也有品评。元老院在农村搞清丈田亩厘清税赋光这一项便减轻了无数百姓的负担。而且国有粮食公司在农村开展收购也遏制了小粮商联合压价。

种种作为都给百姓增加了收入。温饱既然无虞人们自然要追求更好的享受。这也是人之常情。袁舒知在公务员培训的时候学习过人的三个需求层次问题如今套用过来一分析便觉得这个三个层次说得有理。这位马老先生果然是位大家!

他自己带了干粮并不想就这么花钱所以只瞧了一会儿热闹就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杂志看了起来。说起这杂志名叫幻洲刚创刊不久专向学校、书院、归化民干部征稿有时也向本地的文化名人约稿至于内容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文章很合老袁口味。

本期上面登了袁舒知一篇关于红楼梦中几个地名变化的考据文章最重要的还有复社张岱的临高游记。不仅自己文章变了铅字印刷精美而且能跟这等才子并列一刊老袁对自己的文章是越看越得意简直有些陶醉了连船何开行行到哪里了都不知道。

他心里还在想着“不枉我用了许多休息日的时间写成此稿能跟张宗子同刊登文这辈子都值了。”当然他也确实值了由此以后老袁在红学界崭露头角终成大家。

“臣闻不教而诛谓之虐文主席知臣谨慎故五月渡琼深入群众今南海已定教员已足宋人明人俱为一体明国百姓亦元老院之赤子若有雅好澳学及为忠善者宜赴学社书院同沐元老院之荣光临疏涕零”正看一篇鼓吹“同文同种运动”的文章看着看着人便发困不多片刻就在船身轻微的晃动和潺潺的流水声中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袁舒知擦了擦流出来的口水。见航船已一个市镇的码头停泊这里有市镇不少短途的乘客到这里便已下船又上来了一些新的客人。

这私家航船不同于起威因为航程漫长经过的地方很多所以沿途乘客上下十分频繁。专有个望风的疍家妹每到一个市镇渡口便在船头招呼“上船了上船了船上有座了氨。

在这里上船的人特别多船舱里满登登的都是乘客。已经挤得有些紧当中间还有两个坐着马扎子的。

出了市镇不多久又到了一个乡野渡口有人上下。听旁边乡语好像是到了一个叫黄溪的小地方。

此次上来了两三个人都是本地乡民模样其中一个敦实矮胖的男子上得船来却不寻位置坐下而是在船中大声吆喝:“到塘下多少钱?1

嗓门颇大将昏昏欲睡的老袁震得一个机灵。看这三四十岁汉子虽然留了发髻却穿得花花绿绿衣服刮破了多处脸上又不伦不类的抹着脂粉宛如顽童颈上还挂一大个儿的银锁很是滑稽。

他也不等疍家妹回话自顾自的拍手唱起了童谣。

(<a href="https:///biquge/33564/c730875784html" target="_blank">https:///biquge/33564/c730875784html</a>)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