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人事安排(1 / 2)
最快更新假使重生八十年代最新章节!
作为商人也好,称作企业家也罢,都需要博得一个好名声。
产品是信得过产品,服务是温馨服务,放大了说,就是品牌效应。
除了产品之外,作为企业家,赚了钱,必须得有公德心,懂得回馈社会。在现在的资本社会,这样的商人叫做慈善家,而在此时的内地,有个通杀四方的称呼——爱国商人。
张绍平知道症结所在之后,立马去电给关晓晓,吩咐她全面冻结无线电视台剧集在内地的发行事宜,并代表公司捐赠一批最新的摄影器材给广.东台。
“冻结无线电视剧集在内地的发行,我们怎么和无线的人解释呢?”关晓晓说道。
“不用解释,我们冻结他们剧集的发行,又没说不买他们的剧集。”张绍平笑道。
“什么?张生,我没听错吧,我们还要买无线的剧集?”
关晓晓完全无法理解张绍平的行为,如果没法在内地发行无线的剧集了,买了又有什么用?一集剧集,作价480美元,此时折合港币差不多2800块,而以无线的《天龙八部》为例,近70集,买下来就几近20万港元,买得越多,累积下来,亏得就越厉害,就他们这个皮包电影公司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没事,他们无线肯卖,我就敢买,不够钱的话,我还可以注资进去。你别看现在内地和无线斗得凶狠,但这都是表面现象,只要一等中英谈判尘埃落定,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
这世上就连金墉这个“铁杆汉奸”都能转身一变,成为爱国人士,替北.京摇旗呐喊,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张绍平只知道,原时空里头,无线电视台虽然进内地的时间比亚视晚,但八十年代中期,无线的剧集铁定是进了的。依这情形看,恐怕中英联合公报一出来,香港的前途定下了,所有的人都会立马和北边恢复关系。
关晓晓做的,只是试探内地的口风,看看到底是不是无线电视台的缘故,而张绍平也没闲着,立马着手注册公益基金。
他准备把旗下的所有公司联合成立“希望工程”助学发展基金、“张氏”高校赞助基金和“莘莘学子”励志奖学金。这三大基金,注册基金各为1000万港元,分期陆续注入,并会在以后每年继续增加不少于注册资本的资金。
“希望工程”基金,张绍平把后世鼎鼎有名的公益事业创意直接拿来用,主要资助全国贫困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学习。可是现在的内地就连上大学也是免费的,失学的孩童很大部分是因为教学环境和条件差,所以“希望工程”基金的现时作用是每年提供不少于500万人民币资金,来改善教学楼、教材、桌椅等之类的实质东西。
“张氏”高校赞助基金,主要为了改善各大高校的教学软硬件,每年或捐建一栋教学楼,或捐赠教学仪器之类的耗材。张绍平可是知道的,几年后,邵毅夫就会开始在内地的各个学校四处捐建逸夫楼,大做善事。
“莘莘学子”励志奖学金,是张绍平有感于此时国家一穷二白,青年学生们虽然认真学习、奋发图强,但出国深造实为不易,他这个基金就主要给这些有能力继续深造的人才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赞助他们,也是有收获的,这些人成才之后,或许会念着这一份恩情,投身张绍平的公司也说不定呢。
励志奖学金,在张绍平的设想里,暂时每年只提供20个名额,分摊到全国所有高校。这笔奖学金并非直接分到个人手中,而是帮他们代缴外国大学的学费,如果不去留学的话,这笔钱当然也就拿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