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铁血大军阀 > 241.安徽与河南

241.安徽与河南(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真实系与超级系 念念不忘,景少的爱妻! 宠个娇妻养成宝 网游之红颜无敌 穿越在玉兰大陆元年 重生末日霸途 我家冰柜里有个女神 天庭CEO 星际第一茶叶蛋 星际之永恒传说

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集思广益,结合清末时已经有的一些改良经验,做了进一步的深入规划。

第一是设立一批蚕业学堂或附设有蚕科的农业学堂,初步形成蚕丝业教育体系。1917年,安徽省教育厅在北门外原安徽陆军小学堂校址开办了”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设置蚕桑、蚕丝两个专业,这是安徽省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国家党接手安徽之后,又将安庆原有的女子工艺传习所和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合并,成立安徽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主要的优势学科还是蚕桑。

第二是优选蚕种,蚕种制造是整个蚕丝业生产的第一个环节,蚕种的优劣不仅决定着蚕茧的收成,而且影响到缫丝的质量乃至华丝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长期以来,各地农民均采用土种,所含病毒,常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蚕种的粗劣构成了蚕丝业发展的致命伤。有鉴于此,改良蚕种成为初期蚕丝业改良的中心议题。对此,国务院特别设立了一个国家级的蚕种研究机构,引进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方法,以显微镜检查病毒,研制成改良蚕种千余张,推广试育后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第三是规模经营,栽桑养蚕是中国古老的行业,由于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墨守旧法,生产技术长期没有得到改进,国务院命令安徽省各级政府,一定要用先进的生产方法替代落后的生产方法,哪怕是强行推动。如此认为的推进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看似蛮横,但是反倒是效果较好的。一来中国百姓当惯了顺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揭竿而起,二来技术进步确实给当地百姓带去了好处。

安排好了安徽,李默涵还有一个河南省需要安排。河南地处中原,自古就是富足之地,但是中原大地经过数千年耕种土地早已贫瘠不堪,尤其是山林损毁严重土地沙化迹象明显,后世河南能成为全国粮食大省很大因素是因为化工肥料的使用,但目前他可没那么多化肥资源。就算有这么多化肥,化肥用多了一样会造成土地板结等问题。

所以还是必须在作物改良和机械化耕种上下苦工,幸好他早就想好了大致的对策。李默涵通过芮恩施的关系,联络上了美国克利夫兰财团,准备在河南推广机械化种植棉花。反托拉斯法案后,克利夫兰财团被肢解成了数家公司,内部虽还有联系但已经很难在美国恢复当年盛景,所以他们一直想拓展外海市场。李默涵的想法是由政府牵头,与他们合资组建河南棉花农垦公司。如果这样项目能够开展,那么河南可以种植美国最新的抗旱棉花,所需水源也可以从修渠引入,而且那里地势平坦,荒地连绵可以推广机械耕种,提高种植效率不说,还能带动国内的拖拉机和机械厂的发展。国内棉花和纺织业会因此而迈上一个新台阶,仅此一地三厂项目就能给河南增加至少十万个工作岗位,还能带动包括拖拉机,成衣制造、医用面纱等等一系列下游产业。既解决了就业,又发展了经济,还拉动了科技进步,可谓一举三得。

只是,美国资本家的便宜不是这么好战的,克利夫兰财团的意思是由他们出抗旱棉种和管理,中方出田地、工人和机械。另外,克利夫兰财团还能援建一家至少五十万枚纱锭的棉纺厂和印染厂,附加条件是克利夫兰财团要获得山东生丝交易的优先权。

李默涵权衡了一下利弊,觉得这个交易可以做。国内生丝主要是原材料出口,附加利润很少,更主要是如果达成这笔协议,就能借克利夫兰财团庞大的销售络,彻底占据欧美生丝市场,从而打压日本最重要的生丝产业,进一步加深中美联系削弱日本在亚太的力量。自己大力发展蚕丝行业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拖日本人的后腿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