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徐州之战(124)(2 / 2)
但不论最后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就现在来说,年富力强的袁绍还是没有更多的考虑未来的事情,只不过是好事者不断鼓吹,他本以为,自己先把态度放出去,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可是没想到却让一切变得更复杂起来,反对声浪起此彼伏,一度甚至支持袁谭的声音占据了头筹。
他开始冷静看待问题,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被一拖再拖,首先在公布答案之前,他要好生培养袁尚,让他又资格在未来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所以他现在就不能过早把袁尚推到前台,这些风雨,先让他来承受,待其枝繁叶茂,一切也就会顺理成章。
从他决定前往平原之时,陆续的粮草辎重就开始陆续向青州调拨,这些年来袁绍不仅在对付公孙瓒下了大力气,同样在冀州他囤积了充足的粮食,放眼四海,他不敢说是底子最厚的那一个,但是要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放眼关东这些诸侯,谁都没资格与他拼消耗。
如果能在秋收之前再把徐州的粮食抢收一番,那刘澜就更不可能与他坚持消耗,其实打从一开始,沮授的计划就是缓图,就是与敌人消耗,用冀州庞大的财力一点点把他们耗死,只要能有足够的耐心,那么中原迟早都会是他们的。
可这一切因为颜良之死而改变,袁绍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来,而且在击败了公孙瓒之后,他也迫切的想要向世人展现自己庞大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举进攻徐州就变成了势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缓。
这一决定可以说是冀州武人最想要看到的局面,也许这期间会有一些风险,可是只要准备得当,那么就绝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刘澜是有实力,但是他还没有那个资格同时与曹操还有他们开战。
而随着高览南下袁绍现身之后,也等于宣高了第一阶段的成果,接下来他和文丑就要在平原唱响第二段,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文丑具体要什么时候开始率军出征,而这个时间则无比重要,晚了无法与高览那边形成配合,加入高览拿下琅琊,而这时候文丑还没有抵达,那么反应迅速的刘澜如果在文丑抵达前再收回琅琊的话,那他们的所有计划就都功亏一篑了。
而出兵的时间也不能早,太早,刘澜得知消息恰巧又是在高览未进攻琅琊之前,刘澜及时调兵遣将,到时候导致高览无法攻破琅琊,同样会让他们损失惨重,所有这个时间点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
这一日就在袁绍升帐与文丑等将领商议着出兵的具体时间之时,却没想到高览从剧县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所有人来之前都听说了,袁绍当时大发雷霆,可没人知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来的鲁肃,可以看到将领们低声交谈,甚至进入议事厅内,也是喧嚣无比,这样的情况在邺城的时候虽然很常见,可大多都是不同势力与不同势力的针尖对麦芒,而死现在这样,都在谈论一件事情的情况却很久没有发生了。
而且与邺城的时候有些不同,在邺城,文职官吏众多,他们声音小,就算互相争斗,声音也不会太大,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武将们自然有所收敛,而现在的情况是武将的天下,武将多而文职少,这边一人声音大一点,那边一人的声音立时就盖过了他,立时之间屋内的声音便彻底的乱了,吵嚷高喝,哪里有一点这里是议事厅的样子,简直就是菜市场,到处都是叫卖的摊贩,别提有多热闹了。
沮授随袁绍一同而来,看着这情况直皱眉头,而如今乃是军中第一号人物的文丑,也要比以往收敛许多,如果是麴义颜良当权时,那么在人群里叫嚷最凶的那个人一定是他,可现在他却和沮授两人一左一右安静的的坐着,具体的情况虽然还不得而知,但是那种不妙的感觉却一直在内心缠绕着,无比担忧。
在眼前这个时候,能让大将军如此动怒,听说直接打翻了案几,如此动怒可不常见,几乎是从未有过,而随后这此升帐,更是说明了事态的紧急,其实就袁绍来说,不管是他身边还是大将军府内,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事情发生,多少人都盯着呢,暗中打听,希望能够得知消息之后好有所表现,可这一回,除了听到这些不值一提的情报,几乎没什么消息传出,可见这事儿非同一般。
但只要稍微心思缜密点,就可以猜到到底是什么情况让他如此动怒,在眼下这个攻打徐州的大前提下,除了徐州发生变故,没有第二种可能,虽然他们现在和刘澜在关东的情况就好像当年和公孙瓒的情况,一山不容二虎,其中一人必须从这个世上消失,但是刘澜不比公孙瓒,哪那么容易对付,这期间出现任何意外都不算意外,甚至出现任何被动的局面,也都可能。
只是让二人有些头疼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意外?
这些才是他二人现在最为看重的,难道是高览没有听主公的话?又或是在冀州遇到了什么麻烦,虽然在文丑没有抵达青州之前,一切都暂时由高览统筹,可别忘了山头林立的冀州,出现任何阻扰都有可能。
这一刻,文丑想到了袁谭和审配,会不会是二人,从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