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章 寿春之战(181)(2 / 2)
“正是。”
刘澜精神一振,立刻道:“是关于董承?还是曹操。”
“陈群。”
“他?”刘澜点点头,虽然有些遗憾,甚至是很后悔放他离开,但现实如此,既然走了,也就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他怎么了?”
“陈群顶住了压力,甚至连荀彧出面都没有放人,现在许都已经要闹翻了,如果曹操再不回去稳定局面,许都说不得就要生变了。”
“这么严重?”刘澜沉吟了一下,这一结果着实让他没有想到:“是啊,这件事如果不是陈群,可能还不会影响这么大,这也使得多方人士想要灭火甚至是收场,就变得无比困难,更何况陈群还水泼不进,谁来都不给面子,就是要调查真相。
这件事虽然有内卫的影子,可说白了他们更多还是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真正的主谋内卫也在调查,还真让他们查到一些线索,最后更是在查到王越之后就暂告一段落了,到了这个时候,刘澜已经明白幕后是谁了。
“怪不得曹操一点也不急,感情是知道许都内发生的事情,才刻意不急着回去的,现在该着急的反而是许都里的那些人了,怪不得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估摸着这里面很可能与他们有关联。
“主公说得不错,曹操或许也知晓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不敢现在太急着回去,回去之后该怎么处理?与其这样,还不如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好回去力挽狂澜,尽收人心。
徐庶点了点头,道:“卑职也是这样想的,不然解释不了曹操为什么拖拖拉拉就是不愿意回许都,而且从我们内卫一直以来的汇报来看,曹操其实早就想对这些朝官动手了,或许他现在就是在等一个时机,一旦陈群哪里调查出了真相,那他就有了欲杀予夺的能力,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杀人。
那这个能力可就太厉害了,所以这些人才会害怕,他们怕朝堂里的那些大臣们统统被曹操除尽,所以这个时候才急着去尽快解决眼下的麻烦,好不给曹操留下动手的可能,可惜了,他们不了解陈群,他们越这样,陈群越要调查清楚真相,所以想和平解决,几乎是不可能了。
“这件事牵扯绝不能太广,我们有没有可插手的可能?”刘澜看向徐庶,眼神里有些期待的看着他,但最后得来的却是失望:“这件事本来与我无关,可如果我们掺和进去,曹操肯定会有所察觉,一旦被其注意到,反而于我不利卑职的意思还是坐山观虎斗,看他们自己削弱自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刘澜失望的点头,倒不是对徐庶和内卫不满,而是他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插手并进行影响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他也并不在意,毕竟这件事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徐庶并没有待太长的时间,汇报完此事之后很快便告辞走了,此刻对于徐庶来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但对刘澜,他只需要把握全局就好,所以他现在对许都内的事情更为关注一些罢了。
这件事情,如果真的是汉献帝在幕后支持,那就说明了现在的献帝已经不甘心只做傀儡这样的现实,他不愿意做曹操攀登高峰的工具和垫脚石,而要摆脱傀儡的命运,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但因为衣带诏,夺权这条路看起来已经非常渺茫,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掐的方向,但这就算成功了,逼曹操交出了传国玉玺,可就真的能保证他的皇位了吗,曹操会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就能老实的辅佐他吗?
曹操不会,就好像传国玉玺就算到他的手中也永远不会让他有称帝的想法一个道理,曹操真相要代汉,其实有没有传国玉玺,都限制不了他,这个汉献帝啊,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
刘澜半晌才露出一丝冷笑:“历史在按照他所了解的那样上演着,最少衣带诏是在进行中的,只不过与他所了解的不同,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官渡之战还会发生,可是因为一些微妙的改变,最后的结果也会改变呢?”
想到这,刘澜有些心动了,比起曹操胜利,他当然更希望看到袁绍,同样比起袁绍胜利,他又希望曹操取胜,但有一点,如果让郭嘉能够知晓,他一定会吃惊,因为他和刘澜在一件事情上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消灭有生力量。
这感觉就好像是割小麦,只有把曹操和袁绍军队里已经成熟的麦子割掉,那么当再次收获之时,麦子则变成了新的,那么指望这些新卒,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
刘澜有些想笑,袁绍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当然这也就是他不知道曹操和郭嘉的想法,不然的话他会无条件支持郭嘉,不过帮郭嘉他是不会的,反而还会趁着他们打冀州之际,也进入冀州,取而代之。
但现在,刘澜所想的都是袁曹之战,自己去解决九江,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就要学会忍耐,反正有甄家和糜家的支持,刘澜根本就不会担忧后勤保障,反正也就是这半年时间了,解决了这些麻烦,他就会有一个为期一年甚至更久的发展时期。
所以说,袁绍是明摆着要利用自己,可相反刘澜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想法呢,同样想着去利用袁绍,只不过最后到底谁才能笑到最后,那就只有靠时间来验证了。
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曹袁开战,耐心的等待着九江之战开启,不过在此之前,是不是该为九江选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了?